从古到今,老百姓活动范围取决于路况和交通工具。古代社会,广大乡村没有公路;民国时期也很少有公路。大多数农村,直到90年代后期才有了公路。
别说清朝之前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农村的状况都是一样的。七十年代虽然有了自行车,但它是奢侈品,一般农民都买不起。
那么在没有公路,没有自行车之前,是不是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到过县城?也不尽然,要看具体情况。
古代的农民自己没有土地,土地资源都被王爷和地主垄断,青壮劳力只能给地主打工。在农忙季节,他们天天都在地主家,从早忙到晚。如果没有婚丧嫁娶或者本人、亲人生病的大事,这些农民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只要不给地主打工,他们是有充分自由的。他们空闲的时间很多,到县城的机会非常多。虽然是泥土路,虽然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但丝毫不能降低他们赶集的热情。即使没有牛车,步行也要去。
这是因为那时候农村没有小卖部,针头线脑的日常用品需要到县城的集市上买。而且很多农民房前屋后、空院子都有土地,他们要将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到集市上卖。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在家纺花织布,绣花纳鞋,做出各种工艺品,都要拿到集市上出售。现在的农村人口多,经济发达、收入高,集市分布很广。平均一公里都有一个集市,每三天或者五天就有一个集市。我们可以说中国是个自给自足的国度,但不能说农村可以自给自足。早在货币没有出现之前,就有了集市,人们在集市上进行易货贸易。
早在商、周时期,集市就出现了。《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史记·平准书》云:“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也统一货币和语言,还修缮了道路,这些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发展,并且为了加强对贸易经济的管理,专门建立了“市”。古代农村人口少,村庄稀少,集市都在城镇。农民们买生活必需品、出售农副产品和工艺品的时候 ,必须到县城去。要不然的话,城里的人吃什么,农民们的零花钱从哪里来?旧时运输条件落后,没有火车,也没有汽车,山东寿光的青菜卖不到陕西,长途贩运会肯定会使青菜失鲜。
所以当时有这样的谚语:"千里不贩青",就是路远的话不能倒卖蔬菜。
集市上最畅销的是禽蛋市,那时候也不怕割尾巴,农民家家养鸡,靠出售鸡蛋换取零花钱,号称"鸡尻子银行"。因此在农村集市中,卖鸡蛋的很多,农民卖鸡蛋不论斤,而是论个。除了禽蛋市,最红火的要数牲口市。这个集市上经销马、驴、骡、牛、猪等家畜。到了农历九月之后,庄稼地里就没有了活,给地主干活的农民也都放假回家,他们不去赶集就没有办法打发漫长的冬季。春节的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去县城赶集,俗称“腊月集”。腊月集上,人们购买过年时穿戴的衣服、鞋、帽子以及烟、茶、油、糖果、鱼肉、禽蛋。所以这些商品的销售量,都比平时猛增数倍。
此外,还出现一些特殊的市,如:画市。出售年画、对联、神像。对联有印刷品,也有由摊主用浓墨大笔当场书写的,借以招徕顾客。神像为财神像和"五祀"像。"五祀",即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雷神(土地神)。旧中国农民家家户户养猪,养猪除了自己杀吃,多数是卖了变成零花钱,卖的话必须要集市上去。种地人家家户户有牛,这些家畜有的是自己繁殖,有的是从集市上买的。卖、买双方不直接交易,而经过经纪人(陕西人叫“行”)成交。
所以说,那种古人一辈子不到县城去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比如陕西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一部分是山区,一部分是平原,经济也不发达。户县距离西安50多公里,在古代这已经是非常遥远的距离了。但是户县县城在很早就有了集市,户县城内外有四个集市,均属于日集。而且这些集市属于间日集,即每隔几天就举行一次的集市。长安、蒲城、大荔等县分作棉花、布匹、衣服三个市;三原县又把布匹分为棉花市、化纤市。有些地方天不亮成市,天明不久即散集,俗称"露水集"、"鬼集"、"鬼市"。
一般来说县城的方圆不过三四十里路,如果不是雨雪天,坐牛车的话往返五六个小时。去的时候起早,走的时候搭黑;完全可以去县城赶集,不是什么难事。何况旧中国农民,只能通过赶集出售农副产品;他们需要的日用品,也必须去集市上买。至于那些小货郎,挑担里面的商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
那么,是不是有的百姓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或者没有去过县城?没有出过县城的人肯定不会有,因为古代县城太小了,轻而易举就能出去。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的人肯定会有,比如偏僻地区,交通不便的地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描述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村落: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当贸然而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陶渊明所描述可能是虚构,但类似的事是可能发生的。不要说古代,就是现代,有了公路、高铁、飞机,也有被遗忘的村落。皖南的石台县有个白石岭,至今依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村貌,就像人们常说的“世外桃源”一样,白石岭也保持着这个特性。
这里的交通非常不便,经济也十分落后,没有电灯和电话,也没有楼上楼下,甚至连耕地的牛都没有,人们过着的似乎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点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谋而合。如今的白石岭非常冷清,若是夜晚上,会让人感觉到害怕的那种冷清。这里生活居住着的村民非常少,只有不到10户人家。四川凉山的支尔莫乡,因为坐落在悬崖之上,又有“悬崖村”之名。
阿土列尔村长东西长,南北窄,长约1公里,宽则几百米。村庄建筑也非常落后,基本上是土坯墙、木头屋。它的位置是坐落在1400米的悬崖上,高差之大,不难想象出行之不便。这里居住着72户人家,平时村民出行依靠藤蔓或者梯子攀爬,藤梯有17条,普通人单程攀爬可能需要两小时。在攀爬的过程中,一不小心从悬崖掉落就有可能粉身碎骨。所以大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出去,很多人连现场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到县城去了。
所以村落与外界联系非常少,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受地理条件限制,阿土列尔村的生活形式也非常原始。在山上有数百亩地,村民在地里种植农作物,比如花椒和核桃等。平时大家是不出去的,只有在收获时才背着这些农作物到山下售卖。除了种植核桃花椒外,村民也会养猪、羊这类牲畜,解决自己的吃肉问题。由于运输不便,他们从不多喂养,保持自产自销,或者互相买卖。
广大农民深有感触的上学难和看病难,在这里尤为突出。阿土列而村村民如果有了小病小痛,不会轻易去看医生,大多依靠一些土办法解决。如果碰到大病大灾,就不能再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治。这时候往往要几人一起协作,才能将病人送往山下的医院。在上学的时候就更难了,由于攀爬藤梯的危险性,孩子们上学放学都要有大人陪伴。
到农忙的时候,抽不出人手,村民会轮流接送这些孩子。阿土列尔村的贫穷落后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庞大的安置费和搬迁后的收入来源问题让搬迁的方案搁置。而且有的村民习惯了那里的生活, 不愿意离开。当地政府只能采取其他措施,如修建铁梯,缩短了出行距离,保证出行安全。以上所说的是,古代的人没有到过县城的问题。
至于说到别的县去,那更不可能。
没有那个条件,也没有那个必要。交通不便自不必说,而且是观念问题。过去的人出门都是走亲访友,过去交通不便,社交圈非常小。娶媳妇嫁闺女都是在方圆几公里之内,再远也不会出来自己的县城。不像现在,北方的小伙别说娶个广东的姑娘,就是娶个越南女孩、俄罗斯姑娘都不是新闻。过去的人没有旅游观念,也没有旅游条件只有李白那样的高收入人群才有那样的物质条件。普通百姓连温饱都难以维系,整天给地主打工没有人身自由,一辈子没有出过县境的人,不在少数。
虽然现在交通发达了,只要不是为了打工,一辈子没有到过外县的农民也大有人在,没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