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链蛇是保护动物。
赤链蛇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是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越南、俄罗斯的有毒蛇。在中国分布的为赤链蛇指名亚种(Lycodon rufozonatus rufozonatus)。该亚种成体全长约1米左右,体背黑褐色与红(红褐)色相间。因具有51~87+12~30以上的红(红褐)色窄横纹而得名,但部分个体缺少红纹。颊鳞常入眶。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一“∧”形红色斑,眶后有一黑纹向后达第7枚上唇鳞。背鳞平滑,或体后段的中央少数几行微棱,19(17,20,21)—17(19)—15(17),福建崇安一标本中段行数为21。腹鳞雄188—224,雌184—222。别名红四十八节、红长虫、红斑蛇、红花子、燥地火链、红百节蛇、血三更、链子蛇、桑树根、楝树根等。身上散发腐鱼腥臭味。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赤链蛇的介绍
雌雄188-224,雌雄184-222。又名红四十八节、红斑蛇、红花子、燥地火链、红百节蛇、血三更、链子蛇、桑树根、楝树根等。全身散发着腐鱼腥味。
原链蛇属(Dinodon)与白环蛇属(Lycodon)的成员形态特征近似,过去属间主要分类学指征为:其上颌齿都被两个齿隙分成前中后3个组,但最后一组链蛇属为3枚,而白环蛇属为2枚。
从分子生物学、种系发生学和形态学综合得出的结论,认为原链蛇属应为白环蛇属异名。因考虑到链蛇属一些成员的知名度大于白环蛇属成员,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取链蛇属作为白环蛇属的中文名。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赤练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且早在2000年8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赤练蛇全长约1米左右,体背黑褐色与红(红褐)色相间。因具有51~87+12~30以上的红(红褐)色窄横纹而得名,大多生活于田野、山地、平原、丘陵及近水地带,以蟾蜍、青蛙、蜥蜴、鱼类、老鼠为食,是一种无毒,不主动攻击人的蛇类。
赤链蛇以蛙类、蜥蝎及鱼类为食。性温顺,无毒。多在傍晚出来活动,属夜行性蛇类。晚10时以后活动频繁,平时性情比较温和,白天蜷曲不动,长将头部盘缩在身体下面。
不主动攻击人,性懒不爱动,爬行缓慢。但在受到惊吓时行动敏捷,捕咬目标明确。遇到敌害时,先将头部深深埋于体下,摇动尾巴警告,如警告敌害无效,会弯成S型会发起攻击,野生个体较凶猛,一旦被抓住会乱咬,尤其喜欢咬软的东西,有咬人不放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