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这是一首怀念伊人的词作。
作者在垂杨飞花的仲春季节,重游昔日与情人欢聚的巷陌庭院,引起了无限的思念之情。在诗词中,怀人之作可以说是五彩缤纷,各呈异彩。但朱彝尊的《忆少年》却写得清丽醇雅,别有情趣。
上片开头三句,“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交待了重游故地的时间地点。“飞花”、“垂杨”、“东风”均为春季景象,点明季节在春天。“巷陌”、“庭院”,从远到近,点明地点。这三句的意思是:在东风吹拂,杨花纷飞的仲春季节,词人来到了过去游冶的巷陌,看到了旧时的庭院。这里纯写时地,为引起他的无限思念作好铺垫。“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重”,含有严紧之意,“窥帘人”,即窥帘之人,指那位女子,从帘内往外窥人,故曰“窥帘人”。这个“远”,并非实指远近之远,是指女子变心,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相会之意,因此,即使伊人仍在帘中,但却远似在天边。作者旧地重游,景物如昔,可是往日的情人却远离自己,不能一起欢娱了。抚今追昔,能不引起他的无限思恋之情? 上片写景抒情,渲染美好的时光,反衬“但窥帘人远”的茫然若失的心情。最后一句才透露出淡淡的忧思。
如果说上片是写去时的景象和心情,那么下片就写回时的景象和心情。
词人看不见帘中人,就往回走。“叶底歌莺梁上燕”,回来的路上,黄莺在树叶底下对歌;回到家里,双燕在梁上戏语;孙觌《长乐寺》:“寂寂花絮乱,匆匆莺燕忙。”本是悦耳的莺歌燕语,这时因为主人公的失意哀愁,也变得凄凉。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以“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反衬其后花园的幽寂,表达了杜丽娘对青春被埋没的命运的感伤。黄莺对歌,燕子双宿,词人触景生情,所以“一声声,伴人幽怨”。这里仍然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最后词人笔锋一转,化用姜夔词句“当初不合种相思”(《鹧鸪天》)写道:“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他料想重见无期,即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懊悔心情,使这首怀人词摆脱了缠绵悱恻、悲惨凄凉的陈调。
朱彝尊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言情咏物,风格醇雅清丽。我们从《忆少年》可窥一斑。词作感情真实,抓住人们所共有的思想感情,作细致曲折的心理描写,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全词多用白描写手法写景,这些景语又都寄托着作者的无限深情,以春天的美好景物引起词人对往昔欢乐相聚的回忆,反衬如今孤寂相思的凄楚。情由景生,景为情染,情景相生,水乳交融,以清幽之笔写深挚之情,造就独特的格调,正如陈廷焯所评:“扫尽陈言,独出机杼”。(《白雨斋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