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怎么可以说死就死?——读苏洵《管仲论》-知识大全-满米百科
> 知识大全 > 列表
管仲怎么可以说死就死?——读苏洵《管仲论》
时间:2024-12-23 15:17:42
答案

读春秋历史,常被“齐桓晋文”两霸主吸引。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晋文公流亡十九年,62岁称霸,事迹传奇。然而,晋国在齐桓公之后的争霸中占优,齐国威名不再,似乎一蹶不振。

苏洵在《管仲论》中提出疑问:“彼管仲者,何以死哉?”认为管仲死得不值得,齐国衰落与管仲有关。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管仲影响齐国富强持肯定态度,但未明确指出齐国后来的强大与管仲的直接关系。苏洵的观点是管仲未选好接班人,导致齐国衰落。

苏洵认为,齐桓公重用竖刁、易牙、开方,齐国走向衰败。管仲虽劝阻,但齐桓公并未听从,最终导致三奸臣把持朝政。苏洵分析,齐国衰败并非因管仲的死,而是齐桓公本身的问题,他纵容声色之欲,导致后来的接班人无法克制欲望,使国家走向混乱。

苏洵提出“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他指出像竖刁、易牙、开方这样的奸臣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即使齐桓公杀掉这三人,也难以根绝此类人物。没有管仲这样的重臣监督,齐桓公难以克制个人欲望。苏洵的观点是,齐国衰败的原因在于缺乏像管仲这样的大臣,而非管仲的死。

苏洵进一步分析,齐国与晋国相比,在选择宰相接班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晋国在晋文公之后有众多有才能的大臣,如赵盾、中行桓子等,他们能独当一面,而齐国在管仲之后,难以找到同样能担当重任的大臣。齐国公族力量占主导,导致国家最终被田氏取代。

苏洵认为,管仲的死并非齐国衰败的直接原因,而是齐桓公自身的问题以及缺乏像管仲这样的大臣。在选择接班人时,齐国未能像晋国那样,有众多有才能的大臣能够独当一面。苏洵的分析揭示了春秋时期大国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即领导人的选择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