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一节是火烧连营大败刘皇叔。讲的是东吴看到刘备率大军来给关羽报仇,朝中无人赶出来迎战,只好派人求和,结果刘备不同意,因为刘备在气头上,对东吴的攻势比较猛,东吴一时间没有人敢出来迎战,这时候陆逊就登场了,书中介绍陆逊儒雅一书生,为人甚是书生气。刘备还笑话东吴派一个没有经验的小辈出来,根本就看不上陆逊,按道理刘备有这种感觉很正常,刘备和东吴联盟时,和刘备等在一起谋划的都是周瑜鲁肃等东吴的肱骨之臣,现在周瑜已死,鲁迅也早死了,后继者吕蒙也因为杀了关羽不得善终,现在临时派来一个陆逊小儿能把他怎得。只是刘备恐怕想不到自己不久之后就要败在陆逊手中,更想不到其实关羽的死是陆逊和吕蒙谋划的主意。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陆逊为什么能够打败刘备?孙权又怎么敢把大都督一职交给陆逊的呢。
陆逊的家族出身
陆逊是三国时吴郡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本来叫陆议,字伯言,后来觉得陆议这个名字不好,改成了陆逊。陆逊家族在东吴是大族,从爷爷起就在朝廷做官。他的爷爷陆纡是东汉末年的城门校尉。父亲陆骏在当时的九江做都尉,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寿春东这个地方。可惜的是陆纡和陆骏父子俩死得早,少年时候的陆逊只能跟随叔祖父陆康生活,陆康当时在庐江做太守,就安排陆逊在自己管辖的庐江的舒县读书生活。
陆逊十一岁左右,袁术和陆康不和,袁术就派孙策来攻打庐江,陆逊的叔祖父陆康打不过孙策,苦苦坚持了两年还是被袁术派来的孙策攻陷,陆康失了城池忧愤而死。只是陆康死之前将亲属都送到了吴郡,陆逊也就和大家一起迁到了吴郡,到了吴郡后,由于陆康的儿子也就是陆逊的叔父陆绩才七八岁根本不能支撑门户。所以当时十四五岁的陆逊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此时的陆氏叔侄韬光养晦,潜心读书,等待复兴家族的时机。在当时吴县的文人名士中,读书最多,最为知名的几个人里面,就有陆绩陆逊叔侄,只是读书方面陆绩更生一筹。
陆逊初入幕府
很多人觉得陆逊好像是突然出现在东吴官场的大都督,其实在陆逊没有出名前,他一直蛰伏在东吴官场。陆逊二十一岁那年,孙策死了,孙权接过哥哥的将军职位,带领部下继续打江山的事业。这个时候的孙权到处招贤纳士,陆逊就在这时进入了孙权的幕府。陆逊在孙权手下一直担任文书和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在担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海昌连年旱灾,当时兼任海昌县令的他开仓济民,组织老百姓生产自救,让老百姓免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陆逊成为近臣
陆逊在孙权手下干了几年后阅历见长,也做了不少的功绩,这个时候陆逊发现吴郡、丹阳、会稽等地附近有很多山贼,影响当地的治安,就主动要求去招募平定山贼,陆逊恩威并用,很快就平定了此地,手下还积聚了不少人马。在陆逊三十三岁时,鄱阳的乱贼作乱,在当时的影响特别大,陆逊就配合贺齐将军前去讨伐,破贼大胜后陆逊因此被升为定威校尉。陆逊在孙权手下的前十年一直在努力干出业绩,终于在此一战后孙权发现了这个人才,对他非常满意,孙权为了拉拢陆逊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从此陆逊走到了孙权近臣的位置。
陆逊成为孙权依赖的近臣后,又向孙权建议,要大量招募人马,警惕内部山贼里应外合,然后才可以图谋远方。后来曹操策反费栈,陆逊早有准备,带领人马故布疑兵,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漂亮战役。陆逊打胜仗后命令山上的居民都迁徙到平原地区来编入户籍,给田种植,并从中选择强壮的劳力参加军队训练,补充东吴的士卒。陆逊的一系列举措使东吴统治更加牢固。
陆逊继任大都督
陆逊的一番作为使孙权再没有后顾之忧,在公元219年带兵攻打合肥。魏地的各州府都抽调兵力到扬州去防守。这时候刘备手下的关羽就趁着襄阳、樊城这时候兵力薄弱,城内无人之时,发动了襄樊大战也就是关羽北伐。在战役中关羽趁着两地发生水灾的机会围攻曹魏将领于禁等人,大败曹军,名震华夏。正在关羽得意之时,东吴的孙权正在和吕蒙商量偷袭关羽夺回荆州的计划。陆逊也看出了这个好时机趁吕蒙称病回建业时去给吕蒙建议,吕蒙其实和孙权早有此意就是为了不泄露才没有说,虽然嘴上敷衍陆逊,但是心里特别认可陆逊的深谋远虑。回去就推荐了陆逊担任军事要害的路口指挥一职。
为了给关羽出其不意一重击,孙权吕蒙把陆逊先藏起来,让陆逊暗中谋划。陆逊到陆口后先是写信把关羽一顿吹捧,又是歌功颂德,又是表达仰慕之情。让关羽看到后十分轻视陆逊,丧失了对东吴的警惕性。这使得关羽在前方虽然节节胜利,但是却忽视了后方粮草的供应不足。面对后方供给不够,关羽不问缘由,一味的惩治下属将领糜芳等人,使下属不堪忍受生了异心。
孙权等人等到时机,命吕蒙、陆逊两人同时分别进攻公安、江陵、荆州等地。在陆逊等人谋划下很快关羽部下不是投降就是弃城而逃,吴军势如破竹很快占领关羽后方。关羽得到消息后已经进退维谷。无路可逃的关羽只得退守麦城。后突围失败被吴军将领潘璋的部下司马马忠抓到并斩杀。这一战陆逊调度有方,斩杀招降关羽部下好几万人马。孙权给陆逊加官封侯,给以后做大都督奠定了基础。后刘备来攻打吴国,孙权立马拜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
从陆逊的升迁之路我们可以看到陆逊是一位善于谋略的军事家,在东吴他的才能可以说是超越了鲁肃和吕蒙可以和周瑜相比肩,所以在孙权和吕蒙发现他这个人才时,就已经想好了要让他关键时候担任大都督职位。他担任东吴大都督是实至名归,后面和刘备的夷陵之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
陆逊夷陵大败刘备
陆逊和吕蒙夺回荆州后不久,曹丕称帝,刘备也在蜀中称帝,陆逊让孙权积极任用荆州新归顺的士人,快速得到荆州人心。刘备称帝后,不顾众人劝谏,执意要伐吴给关羽报仇,而且因为诸葛亮、赵云两个人反对他东去伐吴,就赌气没有带两个最重要的大臣同行,让诸葛亮留守成都,赵云也到江州去做后军督,自己一个人带兵去伐吴。刘备一入秭归就被陆逊故意后撤拉长了战线,而刘备却没有看出陆逊的意图,中间刘备部下建议去信和诸葛亮商量还被刘备否决了。
第二年,刘备见吴军不应战,认为吴军胆怯害怕了,多次挑战,围攻陆逊部下孙桓,但是陆逊主力都不为所动。这样拖着消磨刘备军队刚来时的锐气,等待反攻时机。时间长的吴军都认为陆逊是个饭桶不敢应战了。直到盛夏天气,刘备的部队已经出来一年多了,吴军不出来应战,刘备属下都松懈起来了。这时候陆逊实施火攻,刘备一败涂地逃回秭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陆逊之所以能打败刘备,除了自己过硬的军事才华外,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备过于自信,不听从众臣的劝说,将自己的智囊诸葛亮留在了蜀地成都,把自己最能打的将领也没有带在身边。还为了逞能不让部下去信讨教诸葛亮,轻视陆逊的才能。综合这些来看陆逊打败刘备一部分是能力一部分是运气,遇到一个这么自以为是的敌方将领。
结语:从上文看,陆逊这个人从小就有要支撑家族的各方面历练,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除了突出的军事才能外,他对内治理国家上也很有才华,多次上表孙权减轻赋税,于民修养等策略。陆逊的为人本性也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有很多一开始不理解他的大臣攻击他,他还是能客观评价,不带一点怨言。可以说陆逊是儒将的典范了。这样的人可以和诸葛亮相比都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