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所悟,简而言之是“心即理”。其实他的“知行合一”思想的雏形也是在龙场悟出来的。所谓心即理,便是理在心中,心外无理。若是不习惯理的含义,可以变为“道”。也就是说,心即理是指天道(世间万物的法则)与我心(没有尘埃覆盖的纯净心灵,类似于童心)是合一的。两者并没有向朱熹那样割裂开的必要。这其实也可以跟致良知联系起来。举个例子,“公道自在人心”这句千年俗语,就是真实的反应。世间的法则与答案就在自己心中,相信人与自然是有联系的(从生物学角度上讲,人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见“天人合一”并非古人创造的迷信)。通过内省,排除蒙蔽心灵的浮尘,是可以找到最后的答案与公道的。
因此,王学最终形成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大核心命题。其中,心即理是整个阳明心学体系的基础,致良知是心学的灵魂与核心(儒学的关键在于善恶论,程朱主要是性恶论,而王学时性善的),知行合一则是心学脱圣入凡、运用于实践的最佳手段。这些关系,主要出处在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自己的理解;第一句,心的本体如同初生的婴童,没有善恶概念之分,这才是心灵本体(我一直怀疑阳明是不是性善论者,居然会超越宋明理学的善恶论达到心体无善恶的境界),第二句,随着年龄增长会有世间浮尘蒙蔽心灵,会产生各种未经理性思考,不合人本性的欲望(有人总说心里很累其实多是浮尘过多,也就是说,阳明先生认为世间的恶是由这些遮蔽心体的东西造成的),第三句,其实就是洞见良知,能够分辨善恶,是非分明,明辨正邪,这就是良知,那么最后一句就是致良知,方法即是知行合一。一个四句教,把心学的核心命题都融于其间了。四句教也是阳明先生对自己的学说由本体到功夫(实践)的最佳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