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农事诗,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全诗共分八章,每章十一句,以赋的手法展现。
首章描绘冬寒中农民的辛劳。严冬时节,他们衣着单薄,面对管农业的官吏的监督,不得不在寒冷中劳作,连妇女和孩子也不得安宁。
“流火”一词描述了心宿二星从南向西移动,象征着夏季结束,秋季到来。一之日和二之日分别指周历的正月与二月,即夏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褐指粗布衣物,耜是古代农具,馌是送饭,田畯是农官。
第二章聚焦春日,描绘农家妇女采桑的场景。她们虽劳作艰辛,但仍需担心被贵族公子凌辱,反映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
第三章讲述蚕桑劳动和为贵族制作衣物的过程。萑苇代表收割芦苇,蚕月指三月,条是修剪,绩是纺织。
第四章则描述了秋收后的打猎活动,展现了农民获取食物和生存策略。
第五章通过候虫的活动,形象地描绘天气变化,同时表现了农民修补破屋过冬的生活状况。
第六章展现农民为贵族采集食物以制作佳肴,同时也描绘了他们自己的饮食情况,体现生活简朴。
第七章描述农民秋收的场景以及后续的徭役劳动,反映了他们对贵族的依附。
第八章则聚焦冬季为贵族储冰以及年终宴饮的场景,展现了农事与社会礼俗的交织。
《七月》作为农事诗,保留了大量关于古代社会和农业活动的史料,是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资料。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农耕生活的真实面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