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征讨伐袭侵略掠辨析-知识大全-满米百科
> 知识大全 > 列表
文言文中征讨伐袭侵略掠辨析
时间:2024-12-23 19:24:54
答案

翻译的内容都差不多 不给重复啊 这里就给你些通假字和特殊句式

《祭十二郎文 》

【通假字】  1、羞=馐

 2、世=逝

 3、零丁=伶仃

 4、敛=殓

 5、曷=何重点词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

 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选择疑问句。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句。

 3.区别古今意义:

 ①明年,丞相薨 ②去年,孟东野往

 ③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④未可以为信也

 ⑤几何不从汝而也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

 2.下列各句中哪些字是通假字?怎样理解?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⑥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区别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②然后惟其所愿

 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在诵读中积累

 重点实词

 衔(含着)哀致(表达)诚 掇汝而就(就职上任)

 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 不克(能够)蒙其泽

 吊(抚慰)之孤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

 活用

 成家以致汝(使动,使家成,使汝来)

 业其家(业,名词用如动词,继承……的事业)

 长吾女及汝女(养育,使……成长,可视为使动)

 重要虚词

 其:

 其能久存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选择的连词)

 其无知,悲不几时(表假设的连词)

 乎:(助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见“其”的例句)

 矣:其信然矣(判断语气,语气较重)

 文言实词:孤、怙、孥、薨、辍、嗣、蒙、窆、尤等。

 文言虚词:其、抑、曷等。

 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呜呼!其信然邪”(感叹句),“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选择疑问句),“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反问句),等等。

《后赤壁赋》

通假字

反而登舟

反:同“返”。返回。

俛而不答

俛:同“俯”,低头。

古今异义

望 古义:农历每月十五日 今义:看

顾 古义:拜访 今义:看

不时 古义:随时 今义:常常

披 古义:分开 今义:披上

谋 古义:商量 今义:计划

识 古义:记住 今义:认识

镊 古义: 整理 今义:(用镊子)夹

词类活用

歌 名做动 唱

寤 名做动

履 名做动

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从:跟随,跟从。)予过黄泥之坂(坂:山坡。)。霜露既(既:已经。)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顾:看。)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已而:不久。)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状:样子。)如松江之鲈。顾(顾:拜访。)安所(安所:这里指住的地方。)得酒乎?"归而谋(谋:商量。)诸(诸:之于。)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不时:随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识:读作zhì,记住。)矣。

予乃摄(摄:整理。)衣而上,履(履:踩。)巉岩(巉岩:高峻险要的岩石。巉,读作chán。),披(披:分开。)蒙(蒙:覆盖。)茸(茸:这里指杂草。),踞(踞:蹲坐。)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冯夷:传说中的水神。)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悄然:忧愁的样子。)而悲,肃然(肃然:静悄悄地样子。)而恐,凛(凛:恐惧的样子。)乎其不可留也。反(反:同"返",返回。)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适:恰好。)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玄:黑中带红。)裳缟(缟:白色。)衣,戛(戛:读作jiá,象声词。)然长鸣,掠(掠:轻轻地擦过或拂过。)予舟而西也。

须臾(须臾:片刻,一会儿。)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蹁跹:轻快,有风采。),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俯:低头。)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畴昔:过去,以前。畴,读作chóu。)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寤:读作wù,醒。)。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六国论》

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通假字》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 餍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特殊句式》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势:形势。为:治理。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病梅馆记》龚自珍

通假字: 无

2、 古今异义的词语: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 古: 智:智慧 力:力量

今: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3、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使动用法: 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① 梅之欹之疏之曲

“ 欹”、“疏”、“曲”三字都是

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②“梅以曲为美”,

“以欹为美”,

“以疏为美”,

“ 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

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4、常用实词:

1.或(有的人) 2.欹 (倾斜)

3.固 (本来。“固也”:本来如此。)

4.诏 (宣告) 5 .号(号召)

6. 绳 (约束) 7.斫(砍削)

8.夭 (摧折) 9.鬻 (卖)

10.遏 (阻止、阻碍)11.烈(严重、酷烈)

12.既(已经、……之后) 13.悉(全)

14.埋(种植) 15. 棕缚(棕:棕绳。缚:束缚。)

16.诟厉(辱骂) 17.安(怎样、怎么)

18.暇(空闲) 19.穷(竭尽、用尽)

5、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把

以求重价 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 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 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 取独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取独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它 代梅

纵之顺之 它 代梅

必复之全之 它 代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它 代梅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的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的

二、语法部分

1、 特殊句式

⑴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 (……皆……)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皆……)

⑵被动句:

甘受诟厉 (受:被)

⑶省略句:

予购三百盆, (“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 (前面省主语“予”)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前面省主语“予”)

⑷介词结构后置:

悉埋于地 (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

崤之战《左传》

理文言虚词\\\'以\\\'、\\\'为\\\'、\\\'焉\\\'、\\\'其\\\'的用法

1.以

(1)劳师以袭远 (而,连词)

(2)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用、拿,介词)

(3)遂墨以葬文公 (来,连词)

(4)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志(用来,连词)

(5)且吾不以一 掩大德 (因为,介词)

2.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 (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 (因为)

(4)何施之为 (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 (担任,动词)

3.焉

(1)公辞焉 (他,代词)

(2)有二陵焉 (表示肯定语气,助词)

(3)作收尔骨焉 (于之,到那里,兼词)

(4)君何辱讨焉 (他们,代词)

4.其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他们的,代词)

(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 (它,指秦军,代词)

(3)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中,代词)

(4)事子取其麋鹿 (那里的,指原圃中的,代词)

(5)事其还也 (表示命令语气,副词)

(6)其为君乎 (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二通假字:辟——避。躲避。通假字例: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崤之战》)

堕——隳。毁弃。例:堕军实而长寇仇也。(《崤之战》)

乡——向。对着。 例:穆公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

厉——(砺) 郑穆公使视客馆,使米载、厉兵、秣马矣。

父 —— 甫 公使阳处父追之。

 2、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3)国可得也4)穆公访诸蹇叔5)蹇叔之子与师6)夏后皋之墓也7)超乘者三百乘8)无礼则脱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10)以乘韦先11)为从者之淹12)未报秦施而伐其师13)彼实构吾二君

 14)秦伯素服郊次

 一、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同上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以……为哀

 6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二、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2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满足 甘心

 (3堕军实而长寇仇 “隳”损害 毁坏

 (4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5)师而哭:通“向”

 三、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尔何知!

 2、定语后置句:牛十二犒师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5)使归就戮于秦

1 . 根据下列词的义项,分别写出例句及其出处。

(1)脱:①脱下(揽裙脱丝履《孔雀东南飞》)

②摆脱、逃脱(百计营谋不能脱《促织》

③轻脱(轻则寡谋,无是脱《 之战》

(2)替:①代替(以此替爷征《木兰诗》)

②衰落(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旧唐书 . 魏征传》)

③废弃、撤职(不替孟明《 之战》)

(3)顾:①回头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②看(群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③探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④关心、照顾(子布、元表各顾妻子《赤璧之战》)

⑤思念(虽放流,眷顾楚国《屈原列传》)

⑥但、不过,表转折(顾吾念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反而、却(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⑧顾念、注意(不顾而唾《 之战》)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要求准确无误的翻译)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被……)。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唯……是(强调语气。如唯利是图。“是”起宾语前置作用,无意义,“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等。)

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难道不、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比谁更......)何......为(为什么……......呢)何……之(如何罪之有)不亦……乎(不是……吗)以……为(把……怎么样)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