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国内的大学友人聊天,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东拉西扯的,聊了很多。很多共同的经历、熟悉的面孔、别后的现状,说着说着就有了一些沧桑的感觉,大学一别十多年,还记得毕业前,大家对未来一半憧憬一半不安地说“十年之后我们是什么样子呢?” 转眼,昨日似乎还只是昨日,十余年却已经轻轻地流逝过去了。
很多话题中,最震惊的莫过于一位邻班同学的消息。今年1月份在海地发生地震,有8位中国维和部队人员遇难,其中竟然有一位我们同届的同学,就是我们邻班英语班的班长。我和他没有什么交往,但是有些印象,高高的,四方脸,说话办事之中有着一种稳重成熟的感觉。通完电话后,上网又查了他的资料,才得知他在中国维和部队中一直都工作得很出色,曾协助东帝汶建立系统的警察体系,并获得过联合国和平一级勋章。
忽然想起古人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为他的死惋惜,同时也很敬重。敬重他的这份精神。
忽然又想到日本的情况。如果日本发生这样的事情,日本社会会是怎样的反应呢?恐怕最大的反应就是谴责政府吧?谴责政府不应该派人员前往,甚至说日本的自卫队本应是自卫的,派到他国是一种违宪的战争行为。人的生命的确是很重要,但是比生命更重要的,还有信念。如果说中国不论从积极的意义上也好从消极的意义上也好,国人还有一些高过于生命的信念、理想。那么,日本是怎样的呢?什么东西会使今日的日本社会普遍觉得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呢?或许日本社会应该脱出“反战论”的论调来讨论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