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清平乐·凄凄切切》诗词赏析-生活百科-满米百科
> 生活百科 > 列表
纳兰《清平乐·凄凄切切》诗词赏析
时间:2024-12-23 20:57:31
答案

纳兰词·清平乐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词译

思亲重阳佳节,却是惨淡黄花节。

黄昏的余晖里,你坐在孤独的风里,影子犹如深秋的落叶。想起伊人玉兰花瓣般的面容,你总是意犹未尽。有时候嘴角略带甜蜜,有时候哀愁泻于双目间。而她已经走了那么远,那么远。

梦中,你见过最深情的面孔,最柔软的笑意。在炎凉的世态之中,灯火一样给予你温暖的方向。虽然现在,你已经无法再拥抱,路途念念不忘的失去。

回忆,是一种味道。无法释去,更无法追寻。

评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重阳佳节为感爱妻之逝而作,为悼亡词。

“凄凄切切”,首句即极尽伤情之词。这四个字,孤立来看,看不出其凄凉几何。它实际上是脱自欧阳修《秋声赋》中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在欧阳永叔啸出此伤心句之前,其实是很有一番铺垫的:“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所以,知此,就会知道当词人写下这四个字时,其悲心若何。

“惨淡黄花节”,这句点明时令是重阳。而重阳佳节,正是登高,遍插茱萸,赏菊饮酒之佳时,词人何以会觉得“惨淡”?作者并未马上说出缘由,而是继续描摹惨愁之景。“梦里砧声浑末歇”,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便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此处词人不仅听到砧声,而且这催人发愁的砧声还更鼓未歇。这副情景本来已经使人不胜其苦了,偏偏这时候又传来悲咽的蛩声。“那更乱蛩悲咽”,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至此,上阕以实写制造了不胜悲伤凄楚的氛围,词人内心的秋潮已经开始暗自汹涌了。

下阕,“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本于宋周邦彦《解连环》词:“燕子楼空,尘锁一床弦索”,点出悼亡之情,让内心潮水汩汩流出。燕子楼,在江苏徐州,唐时张建封的爱妓关盼盼曾居于此,张死后,盼盼仍居此楼十余年不嫁。这里借指亡妻的居室。因为妻子已经亡故,所以言“燕子空楼”。因为亡故已久,所以曰“尘生”,而床头的琴弦也早已束之高阁,任其蒙尘抛残。末二句,“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一样晓风残月”显然是化用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晓风残月”,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且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皆凝于其中。然而词人在“晓风残月”前添了“一样”二字,就变“古语为吾语”了,送别之意尽去,而悼亡之音弥浓,颇有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物是人非之情。最后一句,“而今触绪添愁”,点明玉人已殒,睹物思人,触绪添愁的主旨,而词人本就相思无绪的心怀,此时也就愈益伤情彻骨,无法排遣了。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