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且看:
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诗意:清明时节,阴雨绵绵,行人心情沉重,渴望寻得慰藉。
赏析:此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迷景象,以及行人在雨中寻找慰藉的心情。诗中以“纷纷”形容春雨,形象地传达了行人内心的纷乱。牧童遥指杏花村,为行人指引希望之地,增添了诗意。
2、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
3、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心头顿时一亮,仿佛看到了温暖的酒家和美丽的杏花。
4、清明节,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5、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6、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
7、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信唤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
8、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
9、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10、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