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敬业讨武曌檄作者-生活常识-满米百科
> 生活常识 > 列表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作者
时间:2024-12-23 21:43:19
答案

骆宾王,约640年至684年活跃于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被誉为“神童”,以早慧和诗文才名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他曾任职于道王李元庆幕府,后任武功、长安两县主薄,有西域和蜀滇的游历经历。永徽年间,骆宾王官至侍御史,因直言政事而入狱,贬为临海县丞,后愤而离职。武则天称制后,李敬业在扬州起兵,骆宾王加入徐敬业幕府,撰写《为李敬业讨武曌檄》,痛斥武则天的暴政,其中“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等句尤为犀利。檄文揭露了武则天的罪行,如秽乱春宫、残害忠良等,其文学价值极高,成为反武斗争的有力文献。

骆宾王以诗文见长,其作品深得人心,如五言诗和七言歌行,尤其擅长寓言和直抒胸臆。他的《临海集》虽存诗仅一百余篇,但其文笔雄伟峭劲,如讨武檄文,成为他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代表作。檄文揭露武则天的野心和暴行,如“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等,表达了对大唐江山的忧虑和对李敬业忠君卫国精神的赞扬。

骆宾王的文章策略巧妙,既揭示了武则天的恶行,又激发了人们的反抗情绪,如“南连百越,北尽三河”的军队描述,增强了义军的声威。然而,他的檄文也揭示了反抗者自身的问题,即起兵并非出于公义,而是出于私利受损后的反击,如李敬业的祖父李绩曾支持武则天,后来却遭到清算。尽管如此,骆宾王的檄文依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权力斗争和知识分子命运提出了警示。

扩展资料

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其罪。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可见这篇檄文煽动力之强了。 本文亦称《讨武曌檄》,但武则天自名“曌”是在光宅五年武后称帝以后的事,可知乃后人所改,现仍用本题。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