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在汉语中,"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极度的恐惧或惊讶而变得傻愣愣的,就像木头做的鸡一样,无法动弹或反应。
【拼音】dāi ruò mù jī,它的英文翻译可以表达为"stand like a log",形象地描绘了那种静止不动的呆滞状态。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庄子·达生》一章,其中提到即使有鸡鸣叫,但如果它已经不再变化,看上去就像木头做的鸡,说明它已经达到了某种全然的平静或无动于衷的状态。其他鸡看到这种情况,反而会被吓跑。
【示例】例如,在小说《林海雪原》中,匪首侯殿坤在得知某个不幸的消息,特别是老妖道被捕的消息后,他立刻变得"呆若木鸡",显示出极度的震惊。
【近义词】包括"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和"呆头呆脑",它们都有类似的含义,描述人因惊讶或惊愕而无法反应的场景。
【反义词】则是"面不改色"和"神色自若",这些词语描述的是在压力或紧张情况下仍能保持冷静、泰然自若的态度,与"呆若木鸡"形成鲜明对比。
【语法】"呆若木鸡"是一个偏正式成语,可以用作谓语、状语或补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某人的反应迟钝或过于惊愕。
【正音】注意,"呆"在这里不能读作"呆板"的"ài",正确的发音是"ái"。
扩展资料
“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