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0就是长安大学的院校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介绍
长安大学(Chang’an University),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双万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600余人。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开设82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2000年,长安大学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术科研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6个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据2024年学校官网显示,“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增强,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3800余项,七年总额突破29亿元。获得国家专利370项,发表学术论文9900余篇,SCI、EI、ISTP收录论文2700余篇。2006年以来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1项,其中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科技奖励14项。
2024年1月8日,202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长安大学两项成果获奖,其中,谢永利教授团队主要完成的“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勤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66人、硕士生导师104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1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学术资源
根据2024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书227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94591册;中外文现刊3170种,超星、北大方正等40.77万种电子图书。万方数据资源、中国期刊网(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IEEE、Ei(工程索引)、UMI(美国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数据库)、CSA剑桥科学文摘等四十一种国内外中外文数据库系统。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7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韩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等学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建筑大学等成立国际大学联合体。
文化传统
长安大学的校徽由城墙图案环状包围,里面由繁体字“长”和“安”上下垒砌。其中城墙代表着学校位于著名古都西安,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长安”二字一是代表“长安大学”,二是形似一把钥匙,寓示着长安大学像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交通运输工程。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地质工程。
省部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岩土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化学、结构工程、地质工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构造地质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第四纪地质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桥梁与隧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