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有1种读音。
拼音:[qín]。基础释义: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黄芩。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披针形,开淡紫色花。
古籍解释:
《唐韵》巨金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琴。《说文》草也。《诗·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芩。《疏》根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泽中下地咸处为草,真实牛马亦喜食之。
又黄芩,药名。《本草注》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
《刘琨·与兄子演书》黄芩一斤,皆所须也。《柳宗元文》黄芩以腐肠。《注》陶隐居云:圆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
又地名。《魏志·东夷传》廉斯_为辰韩大渠帅,从芩中_大船,入辰韩。
释义:
1、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披针形,开淡紫色花,根黄色。
2、黄芩。
芩的部首:艹。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形声;从艹、今声。
异体字:__。
相关组词:
黄芩,白芩,条芩,芩芍汤,龟芩膏。
汉字笔顺:横、竖、竖、撇、捺、点、横撇/横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