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百科-满米百科
> 百科 > 列表
如何看待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
时间:2024-12-23 18:16:04
答案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表内除法—》有感【摘要】: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段的孩子他们都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是学生思想的真实表现,是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外在显露。学生的课堂表现直接关系到他对这堂课的参与意识,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应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各方面能力。【关键词】:课堂表现正确对待学习兴趣【正文】: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学关键是课堂,课堂教学应怎么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急待研究的课题。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很大变化。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工作,有许多困惑,也有许多想法。2013年后的新教材我从一年级开始连续教了近两年,上完《表内除法一》后有很多感受。下面我结合这一单元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表内除法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内容有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这四部分。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这一单元是学生在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基础上初步认识的除法。一、“平均分”容易理解,但动作表征和符号表征不对应。二年级学生在下学期第一次接触除法,教材从认识“平均分”开始学起。“平均分”是《表内除法一》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对除法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这部分不容忽视。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孩子们不难理解,但是如何让他们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呢?教科书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孩子们分物体,分成几个相等的份数,虽然大多数分得比较慢,但是积极性很高。反应快的孩子几次分下来就想到用乘法口诀来算每份分多少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