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格名称由来-百科知识-满米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潘文格名称由来
时间:2024-12-23 20:48:51
答案

疍民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百越族群。在民国时期,政府实施了废除对疍民歧视的立法。自1950年代开始,福州疍民逐步被安置到陆地上生活,到了90年代,大部分疍民已经稳定地居住在陆地上。

在古籍中,“游艇子”是最早记录的福州疍民名称,它也泛指东南沿海的疍民,见于《北史》和北宋淳熙年间的《三山志》。唐宋时期,疍民的常见称呼包括“白水郎”或“白水仙”、“白水人”,这些名称在《三山志》中有所记载。疍民的名称源于南方的夷人,与“蜒”、“疍”、“蛋”等字互通,早在隋代就有提及,到了南宋时期,这一称谓被广泛使用。

对于福州疍民,有一个特定的矮化称谓“曲蹄”,源自闽东语。据清代闽县旧志记载,由于疍民常在舟中生活,腿部弯曲,导致陆地上的福州人称他们为“曲蹄”。关于这个词的由来,燕京大学吴高梓的研究提供了几种可能的解释:

可能与疍民的睡姿“曲蹄”有关。

福州俗字写作“科题”,可能源于“裸蹄”。

“科题”可能是疍民自称为“郭倪”二字的转音,源自郭、倪二姓。

“诃黎”一词在闽诗人张亨甫的诗中被提及,可能指斥之民,与疍民的历史背景有关。

相较于“白水郎”、“游艇子”和“蜒”,“曲蹄”这一称呼出现较晚,可能在清代才开始广泛流传。

扩展资料

福州疍民,被称为连家船民,或贬称为曲蹄、曲蹄囝(福州话平话字:Kuóh-dà 、Kuóh-dà-giāng),有时汉字也写作科题,女性则被称为江妹仔、曲蹄婆(福州话平话字:Gĕng-muói-giāng、Kuóh-dà-bò),早期文献也称他们为游艇子、白水郎、蜒等,是生活于中国福建闽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带水上的疍民,传统上他们终生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在中国的民族识别中被认为是汉族的一部分,以闽东语福州话为母语,但又有别于当地的福州族群,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