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群。“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下,自发地创作了一批抗日题材作品,这个流亡的文学创作群体,带着国恨家仇,史称“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这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青年作者,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作家”,形成于30年代中期。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创作风格属于“左联文学”的一部分。东北在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践踏下,在东北作家群的作品里,体现为父老乡亲早日收回国土的愿望,融合在浓郁苍凉的色彩、粗犷的风俗之中。这种流亡中的沦亡文学的出现,直至形成,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文坛上,“东北作家现象”有着强烈而深刻的影响。
▲从风格与题材上看,东北作家群具有某些共性,即中国的抗战文学,从东北作家群开始发轫的。依据1940年《大公报》副刊所披露的包括39人的东北作家的名单作,有杨晦、穆木天、萧军、罗烽、高兰、萧红、李辉英、辛劳、师田手、白朗、端木蕻良、舒群、邹绿芷、丘琴、雷加、骆滨基、姚奔等人,这39人中,萧红的文学成就是最高的。东北沦陷,当不能立足时,他们是分期分批撤退的,其实,就是分批向关内流亡,先后到了北平、天津、青岛、上海、武汉、临汾、西安、延安、重庆、香港、桂林等地。
▲东北作家群的形成,绝非偶然现象。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9·18事变”,蒋介石与国民政府忙于“攘内”,忙于“剿共”,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主义,导致东北四省沦陷,国情急遽变化,文学界救亡的呼声剧烈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许多文学的青年以笔为戎。而恰恰“五四”中国新文学诞生以来,中国文学的题材,大多集中在城市工人、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生活领域,虽然也有乡镇或农村的农民、流氓无产阶级、中小地主生活的题材,反帝题材往往在作品中,被削弱为背景,因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卖国,对国内文化奉行围剿政策。因此,东北作家群开了一代文坛新风。
▲东北作家群,未入关之前,就于黑龙江的哈尔滨形成了。哈尔滨的“国际协报”,则是东北作家群最先形成的摇篮。《国际协报》的文艺副刊叫“国际公园”,刘军(萧军)、刘莉(白朗)、悄吟(萧红)等人,先后在此副刊上发表作品。
▲为什么哈尔滨能聚集这样一批文学青年呢?东北四省的作家,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先后集中到了哈尔滨了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九一八”以后,哈尔滨有一段相对宽松但为时极短的政治环境。因为旧俄的中东铁路在北满的哈尔滨,日本的傀儡——伪满洲国统治之初,日本顾忌于国际政治影响,哈尔滨的政治空气比之于沈阳、长春、齐齐哈尔等地,相对稍稍宽松一丁点。更深层的缘故在于,哈尔滨是东北最后沦陷的一所大城市,日本准备全力侵略关内,对苏联采取的采取防御政策。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城市建筑有着鲜明的俄国特色。这根源于俄国长期对东北的侵略,从沙俄时代起,俄国人就越过边境,烧杀抢夺,包括不平等条约掠走的中国土地,俄国人在哈经商的很多。日俄战争以后,俄国人对哈尔滨的影响,深刻集中在军事、经济,领域。
▲那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俄国色彩”都很显著的哈尔滨,在满洲国初期,保持了暂时的相对的特殊性。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处于红色苏联的包围之中,因为东北三省一区中,惟独黑龙江的国境线最长,绵延数千里,黑龙江是与与俄罗斯接壤最长的省份。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仍然保持着对哈尔滨潜在的巨大影响,虽然哈尔滨没有苏联人的租界。因此,哈尔滨有种“大后方”的感觉,东北的文人一时云集哈尔滨。但这种相对的文化繁荣,也仅是一个作家群体的短暂的“逗留”而已。
▲哈尔滨的文化界格局如何呢?曹革成的长篇人物传记《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中,说“文坛的繁荣先要看有无发表的阵地,没有阵地文学自然不振。哈尔滨是国际都市,报业异常发达。‘九·一八’以前,哈市当地的中日俄英等文报刊多达200余种。其中民间报纸就有《滨江日报》、《国际协报》、《晨光报》、《哈尔滨日报》等20余家。另外还有《大公报》、《申报》、《新闻报》,苏联《真理报》、《消息报》等几十种外埠和海外报纸布满报摊。各报代表各种势力:亲日的,宣传侵华有理;亲英美的,宣传西方民主;亲苏的宣传社会主义;其他还有社会新闻商业、新闻的专业报。总之思想活跃,言论也较自由。沦陷后,报业受挫,查封、接收、合并,但鉴于哈市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各种势力较量平衡,报刊还有相对的存活空间。如由赵郁卿任社长的《滨江午报》,把日本人办的《大北新报》贬称为‘大背心报’,并与之论战,一时发行量二三万份,影响面很大。最后终被日伪当局停刊,资产归《大北新报》强行接收。(李士良等《哈尔滨史略》)”。
▲1932年,是哈市报业相对的最低谷时期。《国际协报》、《滨江时报》、《哈尔滨公报》三家民营大报曾被合并为《滨江13报》。但《国际协报》仍是当时有影响的民营大报。曹革成说:“社长张福生、主笔王星珉,均是同盟会老会员,思想上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报上经常发表具有进步和革命倾向的文章。副刊部主任赵惜梦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东北文坛新文学作家。1923至1926年,曾在《晨光报》住文艺部芏任。在《国际协报》时期,认台罚本形式出版绿野渤、《星》、《蓓蕾》等文学周刊,先后培养了于浣非、张铁弦、金人、杨朔、孔罗荪、陈西滢、陈凝秋(塞克)等一批文学新人。1932年2月哈尔滨失陷,赵惜梦逃入关内。同年3月7日裴馨园到《国际协报》任副刊编辑,团结了一批爱国文学青年。副刊一直是他们主要发表作品的园地之一。”(资料引用于-曹革成的长篇人物传记《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第三章 难忘的一九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