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菌在有性时期属于肉座菌科下的多个属,包括赤霉属、丛赤壳属、丽赤壳属和小赤壳属。Gillerella zea 是其中常见且易培养的种类,但大部分种类在培养基上的子囊壳形成较少,甚至有的尚未发现有性阶段,因此镰刀菌的鉴定主要依赖无性时期的形态特征。
孢子特征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小型分生孢子形态多样,如卵形、椭圆形、肾形等,有的种类可能只有一种或多种形状,且着生方式多样。大型分生孢子则有马特型、镰刀形等多种形状,顶胞和基胞形态各异,分隔数可从3-10个,甚至更多。厚垣孢子是镰刀菌的另一种孢子形式,呈圆形或卵圆形,壁光滑,颜色多为无色,少数为褐色。
在生长后期,个别镰刀菌种类会产生颜色各异的菌核,形状通常是球形,单生或丛生。产孢细胞是鉴定的关键,分为简单瓶梗、多出瓶梗、多芽产孢细胞和层出瓶梗等类型,观察应在培养初期以获取准确信息。
子实体类型包括分生孢子座,它由分生孢子梗聚集形成,大型分生孢子着生于其上。与粘分生孢子团的区别在于后者大型分生孢子形成粘液层,基部没有子座。分生孢子座和粘分生孢子团的生长位置也有所不同,前者在气生菌丝体或基物底部,后者可能呈酵母菌落或小丘状分布。
扩展资料
在分类学上,镰刀菌无性时期原属于半知菌亚门,有性时期为子囊菌亚门。根据《菌物词典》2001年第9版,镰刀菌属于无性真菌类,有性时期为子囊菌门。自从1809年Link首先在锦葵科植物上发现第一株镰刀菌,定名粉红镰刀菌Fusarium roseum Link 以来,镰刀菌的种类已发现44种和7个变种左右。它们分布极广,普遍存在于土壤及动植物有机体上,甚至存在于严寒的北极和干旱炎热的沙漠,属于兼寄生或腐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