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赏析】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秋天,柳宗元游览永州南郊的袁家渴、石渠、石涧和西北郊的小石城山,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中的后四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这首五言古诗《南涧中题》,也是他在同年秋天游览了石涧后所作。南涧即《石涧记》中所指的石涧。石涧地处永州之南,又称南涧。
这首诗,以记游的笔调,写出了诗人被贬放逐后忧伤寂寞、孤独苦闷的自我形象。
全诗大体分两层笔墨。前八句,着重在描写南涧时所见景物。时方深秋,诗人独自来到南涧游览。涧中寂寞,仿佛秋天的肃杀之气独聚于此。虽日当正午,而秋风阵阵,林影稀疏,仍给人以萧瑟之感。诗人初到时若有所得,忘却了疲劳。但忽闻失侣之禽鸣于幽谷,眼见涧中水藻在波面上荡漾,却引起了无穷联想。诗的后八句,便着重抒写诗人由联想而产生的感慨。诗人自述迁谪离京以来,神情恍惚,怀人不见而有泪空垂。人孤则易为感伤,政治上一失意,便动辄得咎。如今处境索寞,竟成何事?于此徘徊,亦只自知。以后谁再迁谪来此,也许会理解我这种心情。诗人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而遭受贬谪,使他感到忧伤愤懑,而南涧之游,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然所见景物,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所以苏轼曾有评语说,柳仪曹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认为柳子厚南迁后诗,清劲纡徐,大率类此(《东坡题跋》卷二《书柳子厚南涧诗》)。这是道出了柳宗元贬后所作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基本特色的。
清人何焯在所著《义门读书记》中,也曾对此诗作过较好的分析。他说:秋气集南涧,万感俱集,忽不自禁。发端有力。羁禽响幽谷一联,似缘上风字,直书即目,其实乃兴中之比也。羁禽哀鸣者,友声不可求,而断迁乔之望也,起下怀人句。寒藻独舞者,潜鱼不能依,而乖得性之乐也,起下去国句。他这种看法,既注意到了诗人在诗歌中所反映的思想情绪,又注意到了这种思想情绪在诗歌结构安排上的内在联系,是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的。秋气集南涧一句,虽是写景,点出时令,一个集字便用得颇有深意。悲凉萧瑟的秋气怎么能独聚于南涧呢?这自然是诗人主观的感受,在这样的时令和气氛中,诗人独游到此,自然会万感俱集,不可抑止。他满腔忧郁的情怀,便一齐从这里开始倾泻出来。诗人由秋气进而写到秋风萧瑟,林影参差,引出羁禽响幽谷一联。诗人描绘山鸟惊飞独往,秋萍飘浮不定,不正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在溪涧深处踯躅徬徨、凄婉哀伤的身影吗?这羁禽二句,虽然是直书见闻,其实乃兴中之比,开下文着重抒写感慨的张本。诗人以羁禽在幽谷中哀鸣,欲求友声而不可得,比之为对重返朝廷之无望,因而使他要怀人泪空垂了。这诗写得平淡简朴,而细细体会,蕴味深长,平淡有思致。苏轼称赞此诗妙绝古今,熟视有奇趣,道出了它的艺术特色。
重题
白居易 重题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
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
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
岂止形骸同土木,兼将寿夭任乾坤。
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云何足论。
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赏析】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令人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摊破浣溪沙》词,下半阕换头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历来为人所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这两句不如它的上半阕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并赞赏其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原词接下来还有两句是: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这几句词以及王国维的赞语,正可以作杜牧这两句诗的注脚。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题邻居
于鹄 题邻居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译文及注释】
1、僻(p):偏僻。
2、檐(yn):屋顶伸出的部分。
3、薤(xi):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蔬菜食用。
4、传(chun):送。
5、屐(jī) :木底鞋。
6、樵渔(qio y):打柴、捕鱼。
【赏析】
偏僻的街巷里邻居很多,高兴的是跟隔壁的邻居在同一个屋檐下,蒸梨常用一个炉灶,洗菜也共用一个水池。一同去采药,夜晚读书又共同分享同一盏灯。虽然住在城市里,我们还过着像樵父和渔父一样的乡村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