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翻译和原文如下:
一、原文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2、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二、翻译
1、愚公家住在太行山和王屋山的两座大山之间,这两座大山阻塞了交通,使得他们出入不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挖山移土,使道路畅通。他带领家人和邻居们一起挖土运石,不畏艰辛,日复一日地工作。
2、智叟却嘲笑他们的努力,认为他们不可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但是愚公并不气馁,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够成功。最终,天帝被愚公的坚定信念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两座大山搬走。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无论面对多么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成功。这个故事也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团结合作,与他人携手共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愚公移山的由来
1、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列御寇《列子汤问》。这个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一则极具启发性的寓言,旨在告诉人们只要坚持不懈,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也能通过努力和毅力实现目标。
2、在《列子汤问》中,愚公率领家人和邻居们一起挖山移土,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移走。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愚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毅力和坚韧的崇尚和追求。
3、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它所蕴含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挑战,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