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首位中文讲师威妥玛于1867年所造。一些海外的华语词汇都是威妥玛拼音,比如Kungpao Chicken(宫保鸡丁)。台湾现在通用的一些地名比如Taipei、Kaohsiung(高雄)都是威妥玛拼音。另外大陆许多地名还常用在此基础上略加修改的邮政拼音(1906年清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决议采用),如Soochow University和Tientsin(天津)。邮政拼音的一大特点是拼法均尽量以当地语言发音为主,比如Amoy(闽南话:厦门)Swatow(潮汕话:汕头)都是例子。 1982年ISO已经把汉语拼音定为中文罗马化的国际标准了,因此08年台湾行政院也通过了标准决定改用汉语拼音,放弃02年通过的华语通用拼音。据说是已经把县以下级别的地名通通改用汉语拼音了。 如果你说的是“注音符号”,那也是属于方便学习汉字的一种辅助手段。1913年制定,1918年教育部发布的。造字方法是从日文的假名学来的,把一些常用汉字的一部分拆出来改一改作为音标。比如ㄅ就是包的b,ㄌ是力的变体。 另外多说两句,西北穆斯林曾经有一种“小儿经”是给小孩子学汉字用的。因为穆斯林的经堂式教育(宗教学校)使他们先学习的为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所以他们用阿拉伯字母做汉语的拼音。现在由于基础教育的普及,小儿经基本已经没有人用了。 小儿经字典。上至下:汉文、阿文释义、阿文注音(小儿经)。 汉语的拼读化字母化在海外也有。比如曾有一些不识字的在俄华人,提出要将汉语用拉丁字母记录。因为在俄华人多为北方人,所以那一套字母系统叫做“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在俄出版的北拉文《大众报》。 另外一些在俄回民(俄称东干族)则采用了一种“东干语“,用基里尔字母来拼写一种杂糅了俄语、突厥语词汇的西北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