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宋”的字形和字义解析中,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其定义为“居也”,即固定的住所,由“宀”和“木”两部分构成,读音近似“送”。然而,他并未详细描述其具体形态,可能认为这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无需详述。然而,后世由于缺乏对古代生活场景的了解,对这个字的理解可能存在困惑,如段玉裁就未能完全领会许慎的意图。
本文认为,“宋”是一个象形字,源自甲骨文,形象地描绘了在树上加设盖子的场景。原始的树屋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房屋,它仅由底板的木棍和“人”字形的树枝骨架构成,外部用树叶覆盖以避风雨。在古代,人们出于安全考虑选择在森林中建造树屋,尤其是在缺乏其他居住条件如窑洞和地窨,且存在大型猛兽的地区。
“宀”在“宋”字中象征着客观的保护,可能是类似于树屋的遮蔽物。它在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中提供静态的防护,尽管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遮蔽物本身并不能主动抵御破坏,一旦受损,仍需人工修复。因此,“宋”字不仅反映了古代的居住方式,还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和改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