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春日和”出自于日语。
1、日语读作こはるびより。《大辞林》上的解释是“小春の顷の穏やかな気候”。其中“小春”是指农历10月,也称作“小六月(日语发音:korokugatu)”,是阳历11月到12月上旬这段时间。晚秋到初冬的这段时期,会持续着像春天一样温暖稳定的天气,这个时期称作“小春日和”。
日本在晚秋到初冬尤其是11月份左右,有高气压覆盖,这种时候会有比较稳定的温暖气候。
2、虽然这个词语中含有“春”字,但是这里却是和“小”连在一起使用的。但是在日语中哈有个词叫“春日和”表示春天放晴日子,是4月的季语。但是加了“小”这个字后,“春日和”和“小春日和”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小春日是“冬天的季语”。所以要注意不要把初春当做小春日和来使用。它原本就是将进入冬天前回暖的暂时性时间段,用雅致的词汇表达出来的优美季语。
二、中国语境专有词汇为:小阳春。
1。历史上,我国在较长时间里, 使用的“夏历”, 是把十月作为一年之开始,叫“阳”,习惯上,把十一月叫“小阳春”。
2。从节气上来看,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因此小阳春是指农历十月,就只有一个月时间。立冬时节,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变小,白昼时间缩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在南方地区孟冬(初冬)时期一般不会很冷。
有的地方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所以孟冬有“小阳春”之称。
3。民俗上,我国有些地方把这时节的气候叫做“十月小阳春”的习惯,指的是立冬至小雪节令这段时间,一些果树会开二次花,呈现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所以叫做“小阳春”了。
三、我国唐朝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繁盛,所以,“小春日和”四字既有宋朝四字骈语的遗风,又兼有唐时遣词造句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