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始祖:姜尚。
易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39位,在2007年 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93位。
(一)以居邑名称为氏:
(1)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易州有易氏部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黄帝时期有一-支游牧部落有易氏活动于易河流域,历经尧、舜、夏、商,一直活跃在华北地区。商王朝后期,“殷主甲微假师 于河伯以伐有易”,可见有易氏部落在当时仍是北部地区的-支强悍部落。共部落因居住在易河流域而称有易氏,有易氏的后裔子孙皆简化为单姓易氏,至今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
(2)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燕国之易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所载,战国时期,燕国有一易州,曾一度为燕国的陪都(左易),该邑后被齐国所占。之后居于易州的燕国人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姬姓易氏的历史也有2400余年了。
(二)以封邑名称为氏:
(1)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易氏。
(2)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毕万在晋献公姬伧诸(公元前676-前651年在位) 属下为大夫。在毕万的后裔子孙中,有人食采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宠臣雍巫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
据史籍《尚友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的宠臣雍巫(赛巫)受封食采于易邑(今河北雄县赵北口-带),他擅长庖厨,餐饮制作手艺精湛无比,加上善于逢迎,所以很得齐柜公的欢心,世人称其为易牙。由于有人指出雍巫是狄族人,因此又被称作狄牙。在易牙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氏者,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易氏。
(四)汉化改姓为氏:
(1)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太平图话姓氏综》记载,在回族中“易"作为姓氏出现,最早见于明朝。回族易氏族入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带。
(2)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云南的临安府和元江府,即今建水和沅江地区的土著易氏,原先是来自内地的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