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话当耳旁风,男孩一点都不听指令?
“没长耳朵”的男孩很有可能是专注的表现!
有一项研究很有意思:男孩妈妈的嗓门要比女孩妈妈平均高一倍。着实是因为和男孩说话太累了。
家长总以为孩子是故意装听不见或者对父母不理不睬,其实男孩的胼胝体(连接两个半球的纤维素束)体积相对较小,无法处理更多的交叉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小男孩同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尤其是沉浸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中时更能保持高度的专注。
从这项特征出发,我们如何应对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优势、保护和培养专注力?
投入是孩子走向专注的通道
当孩子正在全心全意做一件事时,比如刨泥土、拼乐高、观察几只蚂蚁等等,不要贸然打断。
虽然你可能怕他饿了想喊孩子吃饭,看到手脏了特别想给他擦一擦,但是这个时候需要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包容,把良好的注意力、学习状态、研究精神保护起来。
首先要拥有注意力,才能在之后迁移到看书学习写作业等事情中去。
男孩为什么更容易冲动,喜欢放“狠话”?
男孩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比女孩相对要晚一些,所以男孩管理和控制情绪会比女孩差,更容易冲动、发怒,表现出过激的情绪。
有的家长说,听到儿子动不动就冲自己大喊“我要打死你!”、“我恨你!”甚至会真的动手,感到特别伤心难过。
男孩不擅长语言表达,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其实我们完全有方法去改善这个问题!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描述事实的说话方式让我们对事不对人,让孩子产生更多的是“内疚感”而非“羞耻感”。
例如:“你怎么这么不用心,太马虎了,很简单的题目总是出错,真让人生气!”
当沟通方式为“描述人”的时候,家长很容易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通过责备孩子来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这会给孩子带去非常不好的感受,不仅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糕。
而当我们使用“描述事实”时,沟通的方式就转变为:“妈妈看到你没有按部就班的列算式,眼睛扫一下,就写上答案了,结果就算错了。
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更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教给孩子细心的方法,加强孩子的学习能力。
描述事实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以及无条件的接纳,让孩子更加清楚的明白如何才能把一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