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描绘了这位文学巨匠的一生,他出生于贵族世家,却在早年经历丧母丧父的痛苦。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使托尔斯泰在青少年时期饱受思想与外貌困扰。1828年8月28日,他诞生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此后在喀山大学学习,最初目标是成为外交官,然而他热衷社交,对哲学和卢梭的学说产生浓厚兴趣,最终于1847年退学回到庄园。在那里,他试图改善农民生活,但未获成功,这一经历在果戈理的《死魂灵》中有所体现。
1849年,托尔斯泰在彼得堡的法学士考试中表现平平,随后回到庄园,创办农民学校,并短暂担任文官。然而,他逐渐厌倦了贵族生活,1851年前往高加索,这段经历使他的思想得到净化,创作出《塞瓦斯托波尔纪事》等佳作。在高加索战争中,他亲眼目睹了平民的英勇,进一步深化了对农奴制的批判。
1855年,托尔斯泰开始在文学界崭露头角,以《童年》和《少年》等作品展现其对贵族生活的批判和道德自我修养的理念。《一个地主的早晨》反映了他在庄园试验改革的失败。1857年,他的作品《琉森》和《三死》、《家庭幸福》探讨了人生哲理。1860年至1861年,他再次出国,与赫尔岑、狄更斯和普鲁东交往,形成关于俄国社会改革的深刻见解,这在《哥萨克》中有所体现。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家庭幸福促使他创作出《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巨著,展现了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然而,他内心矛盾重重,为自己的富裕生活感到羞愧,同时同情底层人民却对他们缺乏信心,这导致他与社会产生冲突,最终八十二岁那年,他选择了离家出走,遗憾地病逝于小火车站上,一生充满挣扎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