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问的汉字“启”即为汉字“启”的繁体字。其读音及字义如下:
启
【拼音】 qĭ (第三声,音同“启动”的“启”)
【字义】
1. 开;打开。
▶《书‧金縢》: “王与大夫尽弁, 以启金縢之书。”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 “宫门一锁不复启, 虽有九陌无尘埃。”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 竹子 方拥篲……掷一囊促使者归。 生启之, 断发尺许。”
▶叶圣陶 《穷愁》: “遂启其瓮, 瓮裂纹如蛛网, 探其手中, 出青蚨三百, 其生计之母财也。”
2. 分开。
▶《大戴礼记‧夏小正》: “启灌蓝蓼。 启者, 别也, 陶而疏之也。”
3. 开拓;开创。
▶《诗‧鲁颂‧閟宫》: “大启尔宇, 为 周 室辅。”
▶《韩非子‧有度》: “ 齐桓公 并国三十, 启地三千里。”启, 一本作“ 启 ”。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 “三雄鼎足, 孙 启南 吴 。”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 “惟帝建国, 正位辨方, 周 营 洛 涘, 汉 启 岐 梁。”
▶宋 叶适 《梁父吟》: “俾君父之启 魏 兮, 相祀事而勿失。”
4. 通;开通。
▶《梁书‧元帝纪》: “凿 河 津于 孟门 , 百川复启;补穹仪以五石, 万物再生。”
5. 开导;启发。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天诱其衷, 启敝邑之心。”
▶杜预 注: “启, 开也。 开道其心, 故得胜。”
▶《论语‧述而》: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 郑玄 注: “ 孔子 与人言, 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 乃后启发为说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赛从俭》: “ 赛 氏当世科第, 天启之也。”
6. 指门户;道桥。 参见“ 启塞 ”。
7. 古时指立春、立夏。
▶《左传‧昭公十七年》: “青鸟氏, 司启者也。”
▶孔颖达 疏: “立春、立夏谓之启。”
8. 始;开始。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君则摄进, 首启戎行。”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一: “初伏启新节, 隆暑方赫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群小不得行志, 同力迁之;既代之后, 公私扰乱, 周 师一举, 此镇先平。
▶齐 亡之迹, 启于是矣。”
▶宋 李如箎 《东园丛说‧诸子言性》: “起诸子纷纷之论者, 盖自 孟轲 启之。 是说何其浅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下》: “窟巢讬足, 遂启璇雕;毛叶御寒, 终开组纂。”
9. 招致;引发。
▶《左传‧文公七年》: “今臣作乱, 而君不禁, 以启寇雠, 若之何?” 晋 张协 《杂诗》之三: “金风扇素节, 丹霞启阴期。”
▶南朝 宋 范晔 《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夫崇恩偏授, 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 必广招贤之路。”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五经中额》: “长浮伪而启幸心, 殊非加中五经之本意。”
10. 启奏;禀告。
▶《商君书‧开塞》: “今日愿启之以效。”启, 一本作“ 启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府吏得闻之, 堂上启阿母。”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 “ 愈 启: 伏蒙仁恩, 猥赐示问。”京剧《杨门女将》第九场: “启夫人, 当日元帅就在此下马。”
11. 泛指奏疏, 公文, 书函。
▶《太平御览》卷五九五引 汉 服虔 《通俗文》: “官信曰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 “至 魏国 笺记, 始云启闻。 奏事之末, 或云谨启……必敛饬入规, 促其音节, 辨要轻清, 文而不侈, 亦启之大略也。”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八: “ 秦熹 状元及第, 汪彦章 以启贺 会之 。”
12. 先锋。
▶《周礼‧地官‧乡师》“巡其前后之屯” 唐 贾公彦 疏: “军在前曰启, 在后曰殿。”
13. 引申指先进的, 前头的。
▶《商君书‧境内》: “其先入者, 举为最启;其后入者, 举为最殿。”
14. 指军队的左翼。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启, 牢成 御 襄罢师 , 狼蘧疏 为右。”
▶杜预 注: “左翼曰启。”
▶元 王逢《张武略》诗: “两军鼓行屋瓦坠, 杀声直上苍天闻, 牙张距趯开复合, 左启右胠烟坌接。”
15. 跪;危坐。
16. 视。
17. 马之一种, 称前右足白者。
▶《尔雅‧释畜》: “前右足白, 启。”
18. 姓。
▶《通志‧氏族四》: “ 启 氏, 姓 姒 , 夏后 启 之后也, 后燕 有 启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