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提及上厕所时,常常使用一些雅致的词汇,以避免直接表达。例如,《赤壁之战》中“权起更衣”,其中“更衣”即为上厕所的委婉说法。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登东”、“出恭”、“净手”、“如厕”等称呼。
由于古代风水观念的影响,厕所多建于房屋的东侧,因此,上厕所时被称为“登东”。皇帝若需使用官房,宫女会分头准备,一个负责叫太监,一个拿垫子,另一个则准备手纸。官房是由檀香木制成,外观雕刻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作为官房的支撑,鼓肚作为盆屉,尾巴则为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则置于其中。壁虎脊背正中有一个盖子,打开后即可坐在上面“出恭”,官房内还备有干松香木细末。
太监将绣有云龙图案的黄布包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寝宫门外,行礼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进净房。净房通常设在卧室床的右侧,内有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宫女在净房地上铺油布,将官房放在油布上,再将手纸放入壁虎嘴里。太后使用完后,宫女将官房捧出,交给太监,太监用布套包好,举头顶出,清理完毕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等待下一次使用。
古代私塾学童如需上厕所,先生会赏下一块牌子,一面写“出恭”,一面写“入敬”,意为出去回来都要恭敬。学生拿着“出恭入敬”牌子去厕所,前两字“出恭”即为去厕所,后两字“入敬”则为如厕的结束,这也被称为“出恭”。此称谓之后又衍生出“大恭”(大便)、“小恭”(小便)、“虚恭”(放屁)等说法。慈禧太后也有“出恭”的记载。
富贵人家的厕所外间设有沐浴梳妆、熏香更衣的地方及侍女,因此上厕所时需更换衣物、洗手,“更衣”、“净手”便成为上等人如厕的雅称。《西游记》中,孙悟空还将厕所戏称为“五谷轮回之所”,既是一句玩笑,也道出了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