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还是“避害”?-知识大全-满米百科
> 知识大全 > 列表
“趋利”还是“避害”?
时间:2024-12-23 21:28:03
答案

活下去,对于无论是多么细小、微小、弱小的植物或动物,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科学实验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性。

这个生物性呈现了两个方向,一个是“趋利”,一个是“避害”。这两个方向看起来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活下去。但这两个方向的思维运行机制却是截然相反的。

“趋利”的意识是从正向去想办法活下去,“避害”的意识则是从反向去思考如何才不会死去。假如把“趋利”称为正向思维,“避害”就是反向思维。

这让我想到,可能动植物都是从“趋利”这个意识方向去发展。而人则反其道而行之,从“避害”这个意识角度求生存。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只“避害”的,“避害”只是大众的一种普遍心理。

“趋利”与“避害”的不同之处是,“趋利”会选择合适自己活下去的环境,从环境中选择有利于活下去的资源。而“避害”则是假设环境是危险的,如何逃避危险是首选。

因此,如果人的意识方向是“避害”,那么,人在意识上盯的是潜在的危险资源,而不是有利的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你学会正向思维,满眼都是机会,满眼都是资源,随你调遣。

孩子一出生本来也是觉得活下去是天经地义的,所谓初生牛窦不怕虎。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小小的什么都敢玩,不怕火,不怕烫,不怕摔跤。不是他们不会疼,而是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死”这回事。

他们的思维是一种正向思维,朝着“趋利”的方向发展,所以他们觉得什么好玩就去玩什么,而不会想这个东西对我是否有害。

如果顺着这种天性去养育孩子,孩子会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成就感,越玩越有能力,越玩越有活力创造力,这样的培养,可以预期孩子会发展的很好。

可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通常的情况下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被大人慢慢教育,潜移默化变成了反向思维,处处设防,处处拘谨,不敞开,不绽放。

孩子越活越不开心,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这一点其实是很值得所有父母都去思考的问题。

[爱心][爱心][爱心]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