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言同病相怜。在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救风尘》第三折中,有这样一句:“第二来是我惯曾为旅偏怜客,第三来也是我自己贪杯惜醉人。”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风尘女子的心声。她经历了许多与自己相似的遭遇,因此对过往的客人产生了特别的情感。
同样地,在元代另一位剧作家郑廷玉的《金凤钗》第三折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说法:“为甚教疾把门开,我须是惯曾为旅偏怜客。”这句台词中,女主角面对突然来访的陌生人,出于对过往经历的理解与同情,愿意开门相迎。这里的“我须是惯曾为旅偏怜客”,表达了她对过往旅人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她内心的善良与理解。
这两句话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处境,还反映了她们对同类的理解与同情。通过这些台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与善良。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与理解,正是“同病相怜”这一成语的真实写照。
“惯曾为旅偏怜客”这一表达,不仅体现了古代女性面对生活的无奈与同情,还展现了她们内心的坚韧与善良。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提醒我们即使身处不同境遇,也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