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陈寿《三国志》评语说刘备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陈寿在一边肯定了刘备这个人的同时也肯定了他的祖先刘邦。
据说刘邦与刘备的关系还不止于血缘,《三国演义》的前身是大约成书于元朝的《新全相三国志评话》,兜头即是一个很怪的情节:被刘邦当作威胁而杀掉的汉初三大功臣韩信、彭越和英布阴魂不散到处告状,时间不觉已是汉末,正好在阴间遇上书生司马仲相,便托他了结此案,司马仲相断狱认为三人确系被冤杀,于是便帮他们复仇雪恨,韩信投生为曹操、彭越投生为刘备、英布便是孙权,至于刘邦,则托生为汉献帝,受曹氏挟制,吕后转世即为后来遭杀的伏皇后,司马仲相成为司马仲达(司马懿),缔造司马氏政权结束三国纷争,只是韩信的谋士蒯通却投胎变成了诸葛亮去西蜀一乱到底扶保“彭越”去了。
至明初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终于删去了以上过于怪力乱神的穿越\转世情节,至此,刘备正式成为在那个时代被寄托了理想、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式人物。
符号式的人物一定不可爱,于是鲁迅先生说:“(罗贯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虚伪的人有谁会喜欢?
所以,我想,按照陈寿所记述的他的性情,刘备在天之灵必定也是希望自己在人们心中是有着“高祖之风”的可爱型的男子吧。
《史记》里写范增对刘邦的评价:“贪于财货,好美姬”,倒衬托了大无赖刘邦的有血有肉 ,而刘备那句颇具争议性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也不能证明他自己就是一个禁欲主义者。
东晋王嘉的笔记《王子年拾遗记》里就记录了一个关于刘备的低俗故事,“河南献玉人高三尺,(刘备)乃取玉人置后侧,昼则讲说军谋,夕则拥后(即甘夫人)而玩玉人”,后来甘后实在忍无可忍,便引子罕不以玉为宝的典故,以及当前恶劣的国际形势来劝诫夫君,于是“先主乃撤玉人像……当时君子以甘后为神智妇人。”事实上,刘备与甘夫人之间的感情还是蛮深厚的,《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里记诸葛亮对后主的奏疏中有“大行皇帝存时,笃义垂恩,念皇思夫人(甘夫人)神柩在远飘飖,特遣使者奉迎(与其合葬)”的句子,事实上最终陪伴刘先主长眠于地下的人也正是他所笃爱的甘夫人。
若是继续以刘备的生平与刘邦的事迹相参照,则可以看出另一个相通之处是,两人都是由力量极弱而经屡次挫折然后一跃而起,成就伟岸事业,只可惜刘备的对手曹操却和项羽完全不同,正如陈寿所言,他到底是“机权干略,不逮魏武”的呀。
“ 青梅煮酒”与“鸿门宴”。
二者亦有颇多相似之处,一个人做东威风凛凛,另一个夹着尾巴装傻充愣。不过我却不信曹操在当时是想要抓个把柄诛杀刘玄德的。豪迈的诗人曹孟德既然已经看出了对方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危险分子,也就根本没有必要去做什么试探了,要杀便杀正是曹老瞒的风格即是是在梦中——可是他毕竟是爱才的人,方今正在用人之际,更何况刘备手下的关张二将也是他想要收为己用的对象,后来在他手心里捏着的关羽都已言明“降汉不降曹”了,他还舍不得杀,一心想让云长心悦诚服,可惜失败。
相比于曹操的心思,刘备是稍差一点,以至于老有人说他虚伪做作,不过我却以为《三国演义》写他在青梅煮酒之时的“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确实并非做伪,因为惜墨如金的《三国志》也不忘如实记载玄德的这次失态:“先主方食,失匕箸”,陈寿没有记载这时的打雷,我想,可能当时的天气只是罗贯中的虚构吧,不然咱们的主人公就显得太胆小太没面子了。
即使是后来遭人诟病的“刘备摔孩子”也非是完全用来“收买人心”的,也许恰恰相反,这一事件所表现出的乃是他的真性情,作为一个男人,不得不一而再的舍弃妻子狼狈逃命,虽然按那个时代的价值取向,这种行为对于一个乱世中的军阀来说还是可以原谅的,但作为一个男人,在他心中必定也是认为自己是及其失败窝囊透顶的家伙,《三国演义》写他所宠爱的糜夫人已经投井死去,也许,玄德此时是盼着子龙是救着糜夫人生还的——母子平安该多好——即使不能全都生还……
可惜子龙拼得性命也只救回了襁褓中的阿斗,此时如慈父般抱起儿子的刘备一定是伤心不能自已的,一是自伤自己事业的屡屡受挫,二是自己居然屡屡被迫舍弃妻儿抱头鼠窜,他垂首看到跪着的满脸血污的赵子龙,心中之苦终于难以抑止,若不是这孩子,糜夫人或许还有望生还,而且,“为此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复杂心情交织在一起,任谁都是不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了,怎么可能还去想到什么“收买人心”。
刘备经赤壁之战而得到栖身之地时已近“知天命”的年龄了,此后又经历在夹缝中的连年苦战,现在终于像高祖当年那样占据汉中之地了,兴复汉室也许真的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吧,然而此时却接连传来噩耗,关张二将死于非命。
赵云和诸葛亮都来劝阻执意讨伐东吴为兄弟复仇的刘备,“现在的敌人是北方的曹魏啊”,他们这样苦口婆心地劝阻皇帝刘备。
此时的刘备仍然是当年青梅煮酒时曹操口中的那个英雄,可是注定是一个与失败相伴终生的悲剧英雄,复兴汉朝的事业当然重要,但在刘备心中,却还有更为重要的——兄弟的手足之情。以他的眼光,是知道若是自己一意孤行,经营四十余年才攒聚起来的事业就可能一朝倾覆的,而且即使征吴胜利,得胜的蜀汉在战争的烂摊子中也不一定能够战败坐山观虎斗的曹魏,或许,自己在出兵向东之时,阴险的曹丕会从背后袭击我们……昭烈皇帝刘备此时只想为兄弟报仇。
《三国演义》中的所谓“仁义之君”就是这样在失败的序曲中诞生的。
从前,他曾经不顾自己和妻儿的安危引领十万百姓辗转逃亡、吃尽苦头;现在,已成为一国之君和大汉希望的他又要因为兄弟的缘故而冒险东征了。
罗贯中或许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当代恐怖的屠夫皇帝朱元璋若是能够如刘备这般仁义该多好……他不知道,朱元璋如果是刘备的话,就不会成为天下的主宰。
刘备战败之后逃到白帝城,又在永安宫中静待生命的结束,在逃亡中走完一辈子的他终于是难逃受挫的宿命吧,现在,自己的逃奔生涯要划上句号了。
少年时代家乡的桑树下面,他曾经指着它茂盛的叶子说道:“吾必当(像一个天子那样)乘此羽葆盖车。”现在,他得到了“羽葆盖车”,却经受了比别的天子多得多的失败和折磨,因为以他的性情,他总是在心中经历着矛盾和抉择,虽然在自己身上继承着“高祖之风”——“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像祖先那样狠心和无赖,
而且,四百年前的时代如此渺茫,从那时留传至今的种种智慧和手段在这样浪漫的黑暗岁月里显得破旧落伍格格不入,更遑论被评价为有着“高祖之风”的他的性情,四百年大汉雄风早就成为不能穿破鲁缟的末路之弩,停滞了数百年的社会需要变化、需要分崩离析,甚至需要混乱和荡然无存!
他所立志恢复的王朝连同它的制度一起都已经足够腐朽,已经成为革命的对象,而革命的权柄却在曹魏和东吴手中。
一切注定往而不复,即使被老天赋予了青史留名雕刻道德塑像的使命,却终逃不过屡败屡战最终事业付水东流的宿命。
他死时不忘对国家的希望之星诸葛孔明说起马谡的“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可见他确实继承了刘邦知人识人的长处,这一点恐怕是政治家诸葛亮所无法比拟的——大军师的街亭之败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他对后主的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足以成就这个失败者的不朽。
他的继承者刘后主后来被讥刺为无能之辈,不过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后主刘禅其实是如同西罗马末代君主罗慕洛斯大帝(可参见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同名剧本)那样的大智若愚之人。
曹操【性格特点】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魏书武帝纪》篇末评说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固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以上这段文字还算比较精当地描述了曹操一生的行事为人,曹操其实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是一个乱世豪雄,能够运筹帷演谋,鞭挞宇内,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业。他又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或世袭或禅让两种抉择夹缝中的乱世奸人。
1、遇事审慎,临危不乱,且多有决绝之举。
《魏书》载,初平元春正月,袁绍等官员连兵讨伐董卓。曹操在丹阳招幕兵丁四千余参战。走到龙亢发生兵变,叛卒火烧曹操帐篷。仓促之间,操沉毅冷静,敏锐决断,手持利刀奋杀数十人,镇定了局势。故事虽小,以至于《三国演义》不取,但要说明曹操的孔武勇敢已经足够。官渡之战是曹袁之争的关键之战,而操力排众议亲率精兵奔袭乌巢。劫寨战斗激烈之时,袁绍援兵来到,形势突变,胜败只在一念之间。曹操的部下开始慌乱,急言操分兵抵挡。不料曹操勃然大怒,厉言喝道:"贼在背后,乃白!"意思是敌人到了背后再说。由于主帅意志坚定,身先士卒。不前则亡的信念立即昭示部众,全军死心拼战,以一当十,终将乌巢攻破,杀死主将酒鬼淳于琼,为最后消灭袁绍奠定了基础。倘曹操一见敌人援兵掩至,悚然无主而分兵以对,那战斗结局当然十二分明白。而自称英雄之言不过是不自量力的可笑癔语罢了。
2、胸襟博大,乐观宏达,且多在危难之中见精神。
电视剧上的曹操多有大笑的场景,征战拼杀无论胜败如何,曹操始终不为表象所动。胜不骄,败不馁是他勇武气质的又一大特色。征乌桓迷走沙漠生死攸关,唯曹操能想出使将士望梅止渴而战胜自我脱离险境的妙策。这种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正是玉成一世英雄的根基。赤壁大战,曹氏惨败,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帅风范,笑指江山,畅言地利,高度集中地体现了曹操的鸿鹄之志。至于濮阳之战吕布以戟击操盔而厉问之:"曹操何在?"曹操以袖掩面而答:"前面骑黄马者是也。"再后来被马超紧追中弃袍割髯的举止均是一般人临危而不能的。死在眼前,曹操仍能不怯不乱想出办法脱险而去,这其中也不仅仅只是乐观宏达,而是很有些幽默,很些诙谐的道行了。
“大重之举果绝,险危之行无惧,风云诡谲,笑谈其间,唯大英雄者可称之。曹公曹孟德者,诚如是。”
3、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和融合。
曹操算得上一个标新立异的改革派,但他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又是非法理性的独断专制残酷无情。他虽"挟天子以令诸侯"感震天下,却又始终小心奕奕保护着苟延残喘的旧势力的代表刘汉王朝,至死不渝,抛弃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革命,堕入了半途而废的结局。
曹操广屯田,修水利,倡节俭,轻徭薄赋,抑制豪强,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无休止的争权夺利,无意义的军阀倾轧又惨杀了大批降卒和劳力,更深地加重了百姓的痛苦,阻滞了社会的进步。伸出去力图改革的大棒打在了自己的脑袋上,田野里只有多些白骨,多些流民,多些啼饥号寒的哭声而已。
曹操渴仰贤才,广纳善良,不止一次地下过招贤令、求言令,确实给当时人妖莫辨的污浊社会吹进一股清新之风,让有抱负于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线希望。但他对网罗来的人才首先一条要求是他们必须无条件地为曹氏集团服务,俯首帖耳地听命于他一个人,任由他私欲野心的驱使。否则,稍有不苟,必遭惩罚。这种手段和心胸又极大地摧残了天才们才华的发扬光大。孔融、杨修、荀彧、华佗这些世上少有的奇才惨死于他的手中,就彻底撕毁了他伪善的面皮。(反对当权者的结局必然如此,这不是伪善,而是政治。至于孔融杨修之流是否奇才,不见得。作为政治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和李煜同类了。)
曹操多才多艺,不仅在军事上是个统帅,在文学、音乐等等艺术方面也多有创见。他别具一格的诗歌创作成为文坛上一代新风的标志。然而,他又没能达到顶峰,囿于开创而无大建树,著述不多难成系统,成就和影响远远不如他的两个儿子。他写诗注重内涵的张扬而忽视形式地变革,新酒装进老瓶子,新酒也便成了无根飘蓬。
曹操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先头兵,他应该有一个辉煌的结果。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充实的圆满的。但他矛盾的本性决定了他在关键问题上决断的底气不足。《魏氏春秋》中记夏侯敦曾极力劝操应天顺民立魏去汉。曹操却答说:"若天命在吾,吾当为周文王矣。"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他用小小的自我满足打了个回旋,狠狠地拉了历史老人的后腿。
当时的天下大势,的确需要曹操来作一个果决地亮像,倘若果真如此,后来的历史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曹操却没有这一点真勇敢,他是牢牢立足于旧基础上的花朵,徒有灿烂之色,根子却是腐朽的。
所以,曹操的鞭挞宇内只不过是清扫历史殿堂的必然行为,他本人充其量不过是个尽责的佣人,一个新旧时期转换过程中接力长跑持第二棒的中间先手而已。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后人对诸葛亮的忠诚、事迹大加赞扬,如:
清朝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唐代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西晋梅陶赞陶侃:“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如孔明。”
东晋常璩:“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余泣。”
隋朝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唐文粹》中记录了尚驰在《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另一篇吕温的《诸葛武侯庙记》说:“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对诸葛亮的事迹甚为欣赏,曾作过数首诗关于诸葛亮,包括 《蜀相》 (当中有两首同名蜀相)、《咏怀古迹其四》、《诸葛孔明》 、 《八阵图》 、 《古柏行》 、 《武侯庙》 、 《诸葛庙》 、 《阁夜》 。当中《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亦成为日后讲述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其他诗人亦有作过不少诗词赞赏诸葛亮,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宋朝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诸葛武侯》、明朝文学家杨慎的《武侯祠》、近代历史学家郭沫若的《蜀道奇》,还有近代政治家董必武、陆定一等。
毛泽东评论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前一句的意思是诸葛亮的战略不妥,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蜀汉失去兵力上的优势。后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历史事实最终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失去的统一中国的基础。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泽东的分析,隆中对本是希望以“利尽南海”的全个荆州支持荆州军北伐,再加上益州进行钳形战略,但后来刘备未能达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关羽失去在襄樊之战中的优势,而非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对于失街亭、斩马谡的历史事件,毛泽东曾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当时诸葛亮应亲率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悬挂的攻心联,为清朝学者赵藩所作。此联曾引起毛泽东等的重视,其内容是:
“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称赞诸葛亮:“诸葛亮很有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