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北海的琼华岛上,曾有一座金章宗为季妃建造的梳妆楼,史称“洗妆台”,高士奇的《金鳌退食笔记》誉其为“广寒之殿”,然而如今已不复存在。晚明王圻的《稗史汇编》记载,琼华岛上的梳妆台是金朝的遗迹,章宗为其建造,以供李妃在园林中增添妆容之用,当时人们误传为辽太后的梳妆楼。本篇作者将它误认为辽太后梳妆楼。
“六宫二句”描绘了昔日皇家的辉煌,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曾提及六宫佳人,然而现在那些美丽已成过往,唯有太液池畔的高台尚留痕迹。"露脚二句"则展现了雨中迷蒙的景象,虹桥如虹,雨脚斜飞,河水荡漾,构成一幅清冷的画面。
“添妆”一词,寓指洗妆台的含义,象征着宫中后妃的妆饰与赠礼。"试问二句"通过雕笼中的鹦鹉,象征着只有它能回答人们的问题,如唐玄宗时的“雪衣娘”一般聪慧。
“相传三句”讲述了辽代皇宫的特色,辽代宫装与汉家不同,以玉饰首、金饰足,不再沿用汉家的妆束。"冷艳三句"形容耐寒的花朵,如玉匣般的珍藏,以及唐代的《十眉图》中描绘的多样眉妆。
至于“胭粉亭”,其具体位置不明,可能是洗妆台附近的建筑。"花铃"则指的是保护花朵的工具,类似《临江仙》中的描述,用以驱赶鸟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