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很难进入状态-生活百科-满米百科
> 生活百科 > 列表
做事很难进入状态
时间:2024-12-23 21:04:15
答案

做事很难进入状态

做事很难进入状态,我身边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就是自己制订了计划,但是一开始就集中不了注意力,做事很难进入状态,力不从心,分心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分享做事很难进入状态。

做事很难进入状态1

我们为什么难以进入状态?

我身边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自己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但是一开始工作或学习,便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分心。

分心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而且做了详尽的计划,这样还会分心的话,一个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你要做的事,对你来说太难了。

心理学里面有个概念叫做心流(Flow),指的是一个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的状态。心流体验可以让人感到充实与兴奋。全神贯注地打游戏,聚精会神地写论文,以及陶醉流连于博物馆中,都会产生心流体验。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潮澎湃,似乎外物都被过滤和忽略了。而如果我们能够在工作或学习时达到心流的状态,那么制定的计划也就能够轻松地完成了。

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认为,要达到心流状态的前提条件在于:所做的事情既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又具有一定挑战。

这幅图的横轴是一个人的个人能力高低,纵轴代表他所做任务的难度。那么如果一个人自身能力非凡,又将他的能力用在完成一件极具挑战的任务上,那么自然就能全神贯注,产生心流体验。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难以进入状态。如果你自身的状态和能力并不足以完成高难度任务,那么就很容易产生焦虑,也就是这幅上的红色区域。人一焦虑,便会分心。

另外,我们从小还被教育要把困难的任务先做完,再完成简单的任务。殊不知,这正是造成许多人难以进入工作或学习状态的原因。

先把困难的工作完成固然好,但那是只适用于工作难度还未超过个人能力的情况。

如果我们选择先完成那些超出了个人能力的事情,那么等待我们的只会是焦虑和分心,反之,如果能先完成一些简单又重要的任务,那么我们会感到放松或者可控(如图),在这个过程中便可以慢慢进入状态。这样再去完成困难任务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总之,我们应当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安排,才能get things done。在这个过程中,请记住一点:去做那些自己力所能力,又有一定挑战的事。

做事很难进入状态2

做事情时一旦进入状态,就容易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拔,如何解决?

表现方面:

1、只要开始看一本书就一定要看完,而且周末会一直看直到看完,工作日会看到凌晨,其他在心里算是很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完全不想干!

2、玩游戏如果开始玩会玩到昏天黑地,而且玩游戏容易精神疲劳!直到强迫自己卸载,现在基本不玩了。但隐隐有重下的欲望……

3、吃零食方面,比如说买了糖或者爱吃的,会一次性吃完,绝不留到第二天。感觉这个是天生的,但自我维护一下形象,我平时很少买零食,很克制……^_^

其他:工作和学习方面完全没有这种情况,什么沉迷工作无法自拔都是玩笑话。但在每天持续的学习方面还算是个微不足道的'优点!

反思:其实我自己想的很开,就是缺乏对自己的约束力和每天的规划。或者我这一天本身就没有规划,或者其他想做的事相对有挑战性,惰性思维让自己一直保持在思维舒适圈,假借沉迷来说服自己不安的内心……

办法

法一:定闹钟,到时间就必须停下来。

法二:建议用番茄工作法,有这种软件,个人觉得比较适用可以规定你专注的时间,到时间了它会提醒,然后你就知道你要休息了。

此软件在你专注时可以屏蔽一切手机上的事情,让你痛痛快快的专注。

其实我认为错的不是太专注,错的是不知道适可而止,我认为专注到连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忘记了,是一种较极致的专注。

所以要专注的时候就痛痛快快的去专注,然后到时间了,你就知道自己该停了。

如果你明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还要专注,就很有可能是已经习惯了。

那就改变习惯,控制不了的话,等日后反省发现我今天又太过专注,没遵守规定的时间的话,就跑十圈,或者让你想想都害怕的惩罚。

做事很难进入状态3

如何调整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从而提高做事效率?

心理学家米哈里曾在《生命的心流》中曾提到,如果让一个人去做他本身不喜欢的事情时,是非常困难的,除非动力非常强烈,否则很难做到。并且,会因为内心的挣扎,越难集中注意力。

相反,如果本身热衷于这件事,即便事情再难,也可以快速的进入状态,投入到这件事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玩游戏,或是看电视剧时,可以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周围的人再吵也不会受到干扰,甚至是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一旦学习或工作起来,便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没过半小时就觉得累了,老是容易分心,想要拿起手机或干点其他的事情让自己休息一会。

这是大多数人的状态,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做到和我们玩游戏看剧一样,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做一件事。

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在婚礼前两天仍投入在工作中,开课,写作,非常努力的一个人,但她依然觉得自己不足以被贴上“努力”的标签。

因为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在努力,只是和大家喜欢看剧玩游戏一样,喜欢学习或工作而已。

而做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给她带来快乐了。

还比如我的同事,忙起来能够做到一上班坐到凳子上,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一整天都忘记喝水,甚至一下午不上厕所……(真的没有夸张)

类似这种,不管这件事多难多复杂,都能够全心投入的状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心理学上称之为“心流”。

米哈里曾列出了心流状态8个特征:

这件事是我们可以完成的

全神贯注于这件事上

有明确的目标

即时的反馈

能深入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中的沮丧都因此消失。

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进入“忘我”状态

对时间的感觉会有改变

其实我们在生活或工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进入过心流状态。

你可以回忆一下,做什么事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感觉,过于专注而忘记时间的,那么大概率这件事情就是你本身非常感兴趣的。

我们看这张图,当技能水平和事情的挑战水平相匹配时,更容易达到心流状态。

当然,现实中有很多事情我们不想去做,可又不得不去做,这时候应该如何调整,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从而提高做事效率呢?

1、对这件事情有一定的认知,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对于你想做或正在做的事情,你肯定是已经有自己的认知在里面。

换句话说就是,擅长也好,不会也好,你心中都有个底的。

但一旦决定去做了,那么就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在打算完成某件事时,心里一旦觉得太难了没有把握可以做到,结果就真的没有做到。

相反,当你相信自己可以,心理暗示会让你更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困在焦虑、拖延当中。

2、设定目标

想要专注、投入某件事中,目标感很重要。

因为当你有了目标感,才会把接下来的身心全部投入到这件事中。

最怕的是,走一步算一步,每天都在瞎忙,只会忙忙碌碌,浪费时间。

3、将目标拆解,然后开始动手去做

目标大于能力时,就会焦虑,过小,则会觉得无聊。

最好的方法是,将大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动手去做。

比如,领导给你设置了一个月的KPI,看起来很难达到。

这时候如果你只是每天想着怎么达到这个KPI,大概率只会让你越来越焦虑而没办法达到。

而如果将这个月的KPI进行细化,落实到,每周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再到每天的工作量,这时候往往会变得容易的多。

即便是简单的梳理,都可以让你的工作更清晰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细化的小目标是动态的,是根据当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

5、减少外部干扰

比如,平时我在写文章时会把电脑上微信界面关掉,保证在写文章的这段时间内,自己可以做到不回复任何信息。(因为我很难做到看到别人信息不回复,所以只能选择关掉微信界面来减少外部干扰)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一方面可以让我更快的进入写作状态,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因为回复信息分心而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找回之前的状态,能让我更快地进入写作心流。

同样地,如果你想专注做一件事,就“狠心”一点,把会干扰自己的外部因素都关闭掉吧。

此外,这里的外部干扰还包括思绪上的,当你难以平复心情,或心里总是惦记某件事而分心时,不妨暗示自己:等我做好这件事再去想好了。

因为等你进入心流之后,反而会觉得这件让自己烦心的事已经无关紧要了。

6、设立奖励机制

假设复习考试,本身不是你心里根本不想去做的事情。

但你可以给自己设立奖励机制,在图书馆认真学习3小时后,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

或是心理预设反馈,比如认真复习后,换来的是不挂科,甚至是高绩点。

类似这样,不管是在平时生活还是工作过程中,在自己难以投入去做的事情上,设定一个奖励机制,让自己即使获得正反馈,可以让你更能接纳并投入到当前要做的事情中。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