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记》是一篇富有深意的散文,展现出作者强烈的出世思想。文章通过对比君主与隐士对鹤的喜爱和纵酒的不同后果,强调南面为君的危险与隐居生活的逍遥。作者借助放鹤亭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在政治斗争失败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现实的消极情绪。
文章的第三段,鲜明地描绘了隐者与帝王的生活情趣差异。隐士可以自在养鹤、纵酒,甚至追求名声,而帝王的任何喜好都可能带来祸患。这种对比揭示了作者对于自由和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
《放鹤亭记》以其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尽管放鹤亭并非名胜,但因其文而流传,与《超然台记》相呼应,道家思想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现。作品创作于苏轼知徐州期间,以游宴、引经据典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政治失意时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逸之乐的赞美。
记述的主角张师厚,隐居云龙山,以“云龙山人”自号,因驯鹤而建放鹤亭。这篇文章不仅是苏轼贬谪徐州的产物,它通过寓言式的讨论,揭示了酒与鹤的双重寓意。鹤象征着超然与闲适,而卫懿公因好鹤导致亡国,酒虽有荒惑之名,刘伶阮籍却因此闻名。云龙山人借此阐述,隐居者不受世俗干扰,连鹤与酒都不足以扰其心境,这是作者极为欣赏的境界,同时,放鹤招鹤之歌更是让作者沉醉。
扩展资料
《放鹤亭记》是北宋诗人苏轼谪贬徐州时说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访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作品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