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中“师旷论学”的故事里,晋平公年逾古稀,仍渴望提升自我素质与执政能力。然而,他担忧自己年纪已高,学习是否为时已晚。面对此疑虑,他向乐师师旷请教。师旷以“炳烛而学”的形象建议,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少年、壮年与老年。这三个阶段分别以旭日东升、烈日当空和蜡烛之光为喻,寓意着人生中不断追求新知的勇气与决心。这一比喻不仅体现了师旷对学习的深刻理解,也揭示出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是积极消费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如“少壮要努力,老大不伤悲”,活到老学到老,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那些不学习的人,终将跟不上时代步伐,成为社会淘汰的对象。学习是为了照亮人生的旅程,引导我们的行动。师矿以“日出”、“日中”、“炳烛”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与人生中的学习阶段。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而学习正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捷径。
面对老年,精力和记忆力的衰退确实为学习带来了挑战。然而,只要我们有决心与毅力,即使困难重重,也能克服。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个人而言,学习愈发至关重要。加入WTO后,竞争愈发激烈,知识盲与科技盲已不再可行。当面对“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一问题时,我们是否应反问自己:“难道因为岁数大一点,就不学习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学习不应因年龄而止步,而应成为每个人终身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