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港口概况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主要承担了长江经济带海运中转以及腹地。形成了以上海港为中心,江浙分别为南北两翼的发展格局。南翼有宁波港和舟山港两个比较优质的港口,北翼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港口。在港口定位方面,上海港主要作为长江近、远洋货物和集装箱运输的中转枢纽港,定位是国际性的枢纽港、航运中心;宁波的北仑港、苏州的太仓港以及南京港的定位是地区性的枢纽港,可以承担近洋运输。北翼的太仓港作为与上海港配套的散杂货港口,南翼的宁波港凭水深优势成为上海的深水外港;南通港、镇江港、扬州港、江阱港、舟山港、泰州港等港口则作为一般的喂给港。
从行政区域来划分,长三角港口群大体上可以分为上海、江苏、浙江三个部分。从长江三角洲港口的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海港、长江港口和其他内河港口三部分。截至2003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内河港口有322个,属上海市40个、苏锡常三市165个、南通地区33个、杭嘉湖地区53个(仅指长江水系),雨江水系22个,曹娥水系9个。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等组成的中国最大的港口群,其中沿海港口19个,内河港口10个。海港主要有上海港、浙江四港(宁波-舟山、嘉兴、台州、温州)和江苏的连云港。长江港口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江阴港)、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三港组合成苏州港)、扬州、泰州、南通。此外,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还有其他非长江内河港。另外,上海港主体是海港(洋山港),但也包括长江口港区(外高桥)、吴淞口港区、黄浦江港区和内河港区。南通和盐城都有建设中的海港(如大丰、吕四、洋口等)。 上海港口
截至2003年底,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20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4个,内河港区共有3250多个泊位。内河航运主要沟通与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及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的等水路运输,主要承担着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建筑材料和长三角地区电煤、矿建材料的运输功能。2008年通过长江航运进出上海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390.8万TEU,已成为上海港口水水中转的重要集疏运通道,2009 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92 亿吨,同比增长1.8%,并创历史新高。 江苏港口
截至2003年底,江苏省港口共有386个,码头泊位9204个,万吨级泊位165个,年货物吞吐量达49666万t,集装箱174.23万TEU。其主要的海港4个,即连云港港、大丰港、洋口港、吕四港,主要的内河港口8个,即南京港、南通港、如皋港、江阴港、徐州港、常州港、镇江港、太仓港。其中苏州港是全省最大的港口,亦为中国大陆内河航运第一大港。重点建设南京、镇江、苏州和南通4个亿吨大港,形成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四大重点货种专业化集约化布局。 浙江港口
截至2003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己有生产性泊位94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7个,共有5个主要港口,其中内河港1个,即杭州港,沿海港口4个,即宁波-舟山港、温州港、嘉兴港和台州港。目前沿海港口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嘉兴、温州、台州为骨干,其他地方中小港口相应发展的分层次布局,其中宁波港和温州港已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行列。2009年,浙江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0亿t,同比增长6.7%,集装箱吞吐量1110万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