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倭是古代对日本的一种称呼,用于战争时期,如“倭奴”、“倭寇”和“倭刀”等词汇均与此相关。
2. 在古汉语中,“倭”字亦同“逶”,具有逶迤之意,表现出一种蜿蜒曲折的形象。
3. 倭字的笔画数为10,部首为人(亻),其形声结构,从人,委声,本义指的是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4.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倭通常用来指代日本,如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对日本的称呼即为倭。
5. 倭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身材矮小的人,如“倭狐猴”等。
6. “倭寇”是指14至16世纪期间,活跃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他们主要由在日本国内混战失败的武士组成,流落为浪人,从事走私和抢劫活动。
7. 16世纪中叶,倭寇的活动尤为猖獗,对中国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的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伤害。沿海居民积极抵抗倭寇的侵略。
8. 明朝将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经过多年的征战,至16世纪60年代中期,才最终平定了倭患,维护了沿海地区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