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S51的引脚功能-百科-满米百科
> 百科 > 列表
89S51的引脚功能
时间:2024-12-23 16:09:21
答案

主电源引脚

Vcc:+5V电源输入端。

Vss:电源接地端。 时钟引脚

XTAL1:片内放大器输入端。XTAL2:片内放大器

输出端。 专用控制端口

(1)ALE/PROG,双功能控制端口

①ALE,地址锁存器允许信号输出端。

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期间,每个机器周期ALE信号出现两次,其下降沿用于锁存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

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时,该信号也以1/6振荡频率稳定出现,因此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脉冲。但在有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情况时,ALE脉冲会跳空,不适合作为时钟输出。

②PROG,对片内含EPROM的芯片,在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作编程脉冲PROG的输入端。

(2)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PSEN信号的频率是振荡频率的1/6。在读片外程序存储器期间,每个机器周期该信号两次低电平有效。在读片外程序存储器期间若有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操作,则PSEN信号会有跳空现象。

(3)RST/Vpd:双控功能控制端口①RST作复位信号输入端。当RST输入端保持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使单片机完成复位操作。②Vpd备用电源输入端。

(4)EA/VDD:双功能控制端①EA访问外程序存储器允许端,当接低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外ROM;当接高电平时,CPU先访问片内ROM,若访问地址大于某一范围时将自动转去片外ROM。

②VDD编程电源输入端,当对片内ROM写入程序时,由该脚输入编程电源。 输入/输出端口

51单片机共有32个I/O引脚,分成P0、P1、P2、P3共四组。每组端口8个引脚,用于传送数据、地址或控制信号。

①P0口(P0.7~P0.0):既可做地址/数据总线使用,又可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开漏极、双向I/O口。 P0口可作为通用I/O口,但必须外接上拉电阻;作为输出口,每个引脚可吸收8个TTL的灌电流。作为输入时,首先应将引脚置1。 P0口也可用作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的低八位地址/数据总线的复用线。在该模式下,P0口含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接受代码数据;在编程校验时,P0口输出代码字节数据(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②P1口(P1.7~P1.0):8位、双向I/O口、内部含有行拉电阻。 P1可作为普通I/O口。输出缓冲器可驱动4个TTL负载;用作输入时,先交引脚置1,有片内上拉电阻将其抬到高电平。P1口的引脚可由外部负载拉倒低电平,通过上拉电阻提供拉电流。 在Flash并行编程和校验时,P1口可输入低字节地址。在串行编程和校验时,P1.0/MOSI,P1.6/OSI和P1.7/SCK分别是串行数据输入、输出和移位脉冲引脚。I/O具有内部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③P2口(P2.7~P2.0):用作输出口时,可驱动四个TTL负载;用作输入口时,先将引脚置1,由内部上拉电阻将其提高到高电平。若负载为低电平,则通过内部上拉电阻向外输出电流。 CPU访问外部16位地址的存储器时,P2口提供高8位的地址。当CPU用8位地址寻址外部存储器时,P2口为P2特殊功能寄存器内容。 在FLASH并行编程和校检时,P2口可输入高字节地址和某些控制信号。

④P3口(P3.7~P3.0):局有内部上拉电阻8位双向口。 P3口左忽出口时,输出缓冲器可吸收4个TTL的灌电流;用作输入口时,首先将引脚置1,有内部上拉电阻抬为高电平。若外部负载是低电平,则通过内部上拉电阻向外输出电流。 在与FLASH并行编程和校检时,P3口可输入某些控制信号。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