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军军队编制
日本陆军的常备军在抗战爆发时有十七个常设师团,编制为四联队制。每个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小队,一个机枪小队,一个大队炮小队,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筒组和二个步枪组。每个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这些师团分为两种,驮马制总编制为28500人,挽马制总编制为25000人。
抗战爆发后,日军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特设师团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成,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番号前加一百。编制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因作战消耗,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于是搞出了三三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三制师团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缩编1/3,骑兵联队变为搜索联队,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这两种部队主要做为守备用途,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武汉战役结束后,日军将三三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一线,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三三制师团的后勤部队得到补充,总人数达到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日军又开始将四联队制师团改为三三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一九四四年,日军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三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三制师团,但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相同,但只有步兵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