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的矮墙被称为雉堞,源自古代的军事防御设施。在鲍照的《芜城赋》中,他描述了城墙的修建过程,"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李善注解中引用了郑玄对《周礼》的解释,雉的高度为三丈,高一丈,而堞则是城墙顶部的矮墙,类似于女墙,用来增强防御能力。苏轼在《雩泉记》中也提到了这种城墙构造,"雉堞楼观,仿佛可数",形象地描绘了城郭的景象。
在明朝的历史记载中,雉堞的使用也有所体现。如《明史·广西土司传一·柳州》所述,洛容城地处深山,由于规模较小,城墙并未筑有高耸的雉堞。在文学作品中,雉堞同样被用来象征历史的遗迹。例如,《陈书·侯安都传》中,石头城的北边连接着丘陵,城墙的雉堞并不显得特别险峻,而司空曙的《南原望汉宫》诗中,则通过"荒原空有汉宫名,衰草茫茫雉堞平",表达了对废墟的感慨,显示了雉堞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扩展资料
古代城墙的内侧叫宇墻或是女墙,而外侧则叫垛墙或雉堞,读音是zhì dié,是古代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