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笔记-常识百科-满米百科
> 常识百科 > 列表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笔记
时间:2024-12-23 18:28:57
答案

1.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1)注意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等方面比较自转与公转的差异,侧重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难点内容。

 (2)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能看到北极星的地点必定在北半球,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纬度。

 (3)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虽然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不同,但都是自西向东。

 (4)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

 (5)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6)任意一天,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同的两条纬线关于直射点所在纬线对称。

 (7)注意极昼区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特征:太阳高度无日变化,其数值等于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

 (8)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9)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正午时刻、昼长、夜长等则为地方时的计算;凡没有特别说明的都为计算区时。

 (10)北京所在的时区(东八区)、伦敦所在的时区(零时区或中时区)要当常数记忆。

 (11)北京时间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时间标准。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116°E)的地方时。

 (12)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要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区分开。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早晚往往是针对同一地点来说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小时间越早;而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是针对不同的地点来说的,一般来说是根据同一纬线上看到日出的早晚来区分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

 (13)在进行新旧一天的计算时,新旧一天可结合地方时的早晚来判断,建议画出极点俯视图来辅助计算,以避免混乱。在计算区时时,直接按照区时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不需要考虑日界线。

 (14)要明确季节与节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南北半球的季节永远相反,但是节气是相同的,审题和答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15)在利用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计算昼夜长短时,一定要注意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多少,不能习惯性地以为是30°或者45°。

 (16)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夏半年时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时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冬半年时相反。南半球反之。两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17)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位置及其移动密切相关,所以,要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规律。

 (18)任意地点,其一年中的最长昼长与最短昼长之和恒为24小时;任意一天,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纬度相同的甲、乙两地,甲地昼长=乙地夜长。

 (19)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带来的季节变化是地球最重要的变化规律,许多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因此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要注意总结具有季节变化规律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及其形成原因。

2.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3.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三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

 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4.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四

 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

 c)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5.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五

 盐度和洋流

 (1)盐度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2)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3)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5)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6.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六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