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案-百科知识-满米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案
时间:2024-12-23 21:00:16
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案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4.通过自学讨论,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自学探究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1、师:“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生: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比较。

 师: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生:牛奶的杯数和果汁的杯数比较。

 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两种量进行比较。(板书:比)

 3、师: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习比的哪些知识呢?

 (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二、自学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师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什么?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师:对!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板书: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学生齐读。)

 师:照这样,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板书: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师: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

 生:因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师:对,研究两个数量的比较,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

 出示试一试。

 师: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洁液1份,水8份。

 师:怎样表示容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先求出体积再比较。

 课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让学生填表。

 师: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师:说说900米和15分钟的意义。

 生:900米和15分钟分别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小军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两个量的比?

 生:小军的速度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师: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生1:除法叫比。

 生2:两个数相除叫比。

 师:两个数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种叫法,你觉得“比”字前面加上一个什么字比较妥当?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这个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着重号,学生齐读比的概念。)

 2.自学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等知识。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8~69页。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画出来,自学完后同桌互相说说“我自学到了什么”。

 (学生同桌相互说完后,集体汇报探究。)

 生:我学会了比的写法。

 (老师指着2比3,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2∶3。)

 师:2、3中的符号“∶”是什么呀?

 生:这是比号。(板书:比号)

 师:写比号时,上下两个小圆点要对齐放在中间。(让学生同桌互相看看比号写得是否正确,并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师(指着2∶3)问:前项后项各是几呀?(学生答后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的读法。

 (教师指着2∶3,指名学生试读2比3,然后学生齐读2比3。)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想一想,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支红粉笔、五支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国庆节,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国几周岁的生日吗?56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广场上冉冉升起,让每一位中国人为之自豪。但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旗中还隐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出示出一面国旗:

 3、判断:小强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确:同类量相比单位名称要相同。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去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首场比赛中以3∶0击败了美国队,打出了我国的女排风采。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相同吗?为什么?

 强调:这里的3∶0是表示两个队各赢了几局,不是相除关系,而今天学的比是指两个数的相除关系。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你知道吗?公元4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利用线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约是0.618,比大约为2∶3。

 介绍:黄金割应用非常广泛,国旗的宽与长的比是2比3,接近黄金分割,现在你们知道五星红旗为什么这么美观了吧!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黄金分割:

 T型台上选模特也要求模特的身长与腿长的比符合黄金分割。

 理发师也将黄金分割运用到发型设计中去。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去调查。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案3

  一、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比的意义”是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材中教学重点之一。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学生缺乏原有感知、经验、不易理解和掌握。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与写。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2)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理解并正确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

 1、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

 2、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4、当堂巩固,当堂反馈练习,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中理解比的意义。

 5、采用激励、评价等多种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比较、多思考,善于探究与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的活动与安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一则消息引起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学生对这则消息进行讨论、交流时,不但可以受到思想教育获得情感体验,同时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的意义”教学。

 第一步给出班级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两个条件,请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确是男生和女生两个量在比,启发学生思维,除了用以前学的除法知识对两个量进行比较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展开“比的意义”教学活动,说成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运用新知识说说。(说明:从学生身边的数量中提取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传递,轻松快乐。)第三步,出示表格(填表)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上面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比的意义。

 2、比的读法与写法、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的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然后组织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能够写出几个比的实例,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通过引导学生看板书,合作交流能够比较出“比”、“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填写出表格,再通过“相当于”这一词的理解,明确他们的区别。

 (三)、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学习感受。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那些知识,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在学生汇报中,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得以巩固。

 (四)、多层次练习,巩固新知识。

 练习形式多样,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又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案4

 比的意义这节课是开启课。是比和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核心,对以后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7~48页,是该单元的开端。讲好本节课,可以影响一大面,使教师一开始就掌握教学的主动。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把两种量组成比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求比值。

 教学关键 :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可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一、复旧迁移,导题定向复旧迁移。

 主要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连结点。即:复习了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为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比的意义平坡架桥。然后由除法转化为另外一种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自然导题定向,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做法是:

 1.回答: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2.列式解答:(生口述,师板演)

 (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引入新课刚才复习的这两道题(指板演),都是两种数量进行比较,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的,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两种数量进行比较,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这节课我们要懂得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板书比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总结规律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实现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比如,教学比的意义的时候,要分如下三个层次进行:

 1.教学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1)比的意义同学们准确地回答了复习题2中的第1题,用32求出了长是宽的几倍,这是用除法表示长和宽的关系。32也可以写成3比2(板书3比2),表示长和宽的比。问:谁和谁的比是3比2?(长和宽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示几比几?(2比3),表示谁和谁的比呢?(表示宽和长的比)。结合第2题,问:1002可以表示为几比几?

 表示谁和谁的比?(100比2,表示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两个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比?(答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指名读、齐读比的意义。

 (2)比的读写方法除法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是比号,写作:(板书),读作比。3比2可以写作3∶2(板书)读作3比2。问:2比3,100比2同学们会写吗?让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动手在桌子上写。

 (3)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如下)3......前项∶......比号2......后项=32=1......比值12

 (4)练习(看幻灯银幕)

 ①说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4∶7=47=479∶5=95=14513∶9=139=14915∶29=1529=1529②填空。a.把80本书,分给4个班级,平均每班分到()本书;图书的本数和班级数的比是()。b.学校开运动会,六年一班有10人参加赛跑,7人参加跳高比赛。这个班参加赛跑和跳高的人数的比是()。(5)通过上面两道题的练习,你知道写比时要注意什么吗?小结:写比时,要注意谁比谁,谁是比的前项,谁是比的后项,次序不能颠倒。

 2.教学求比值的方法。

 (1)问:什么叫比值?(略)比值的定义掌握了,那应该怎样求比值呢?(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同学们知道了比值的求法,下面就练习求比值。

 (2)求比值,并说明算理。32∶85∶2512∶150.8∶37(3)小结:比值是一个数,可用整数、小数和分数表示。

 3.教学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1)3∶2=32可见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比的各部分相当于除法的什么?(略)(2)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在复习时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可以得出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呢?(略)结合学生说的比、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形成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

 (3)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3∶2可写作32,仍读作3比2,不能读作二分之三。

 2∶3、100∶2让学生写。

 (4)问:比的后项能否为零?为什么?

 三、反馈矫正,贯彻始终

 是指把系统的某一部分输出的信息回到输入部分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把信息输送给教师,供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外,更是学生自我调控的过程。

 那么,反馈矫正,贯彻始终,本节课是指在边讲边练之后,还要进行综合练习。综合练习的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先练习写比,又练习判断题,通过正确,错误的对比,使学生明确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区别,最后安排发展性练习,写出比并求比值。不但要求写出两个直接量的,还要写出两个间接量的比,如写出速度的比。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让全班同学吃得好,还让尖子学生吃得饱。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