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里亚是欧洲国家?-生活常识-满米百科
> 生活常识 > 列表
利比里亚是欧洲国家?
时间:2024-12-23 15:17:30
答案

利比里亚

开放分类: 地理、非洲、世界、利比里亚、国家

【国 名】 利比里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beria)。

【国 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1道红白条纹是纪念利比里亚独立宣言的11个签字者。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美德,蓝色象征非洲大陆,正方形表达利比里亚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和博爱的美好愿望;五角星象征当时非洲唯一的黑人共和国。

【国 徽】 盾面上的景物描绘当年美国黑奴移居西非海岸的情景。一只扬帆航行于海上的大帆船代表当年运载黑奴到非洲的主要交通工具;岸上为绿地和棕榈树,象征这个新独立国家肥沃的土地;犁和锄头象征当年自由黑奴使用的生产工具。盾徽上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热爱自由使我们来到这里”,下端的绶带上写着“利比里亚共和国”。

【货 币】 利比里亚元 Liberian Dollar L.$£;Lib.$ LRD 1LRD=100 cents(分)

【面 积】 111370平方公里。

【人 口】 348万(2005年)。有22个民族,较大的有克佩尔、巴萨、丹族、克鲁、格雷博、马诺、洛马、戈拉、曼丁哥、贝尔以及19世纪自美国南部移居来的黑人后裔。官方语言为英语。较大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全国40%的居民信奉拜物教,40%信仰基督教,20%信奉伊斯兰教。

【首 都】 蒙罗维亚(Monrovia)是利比里亚首都,蒙特塞拉多州首府。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梅苏拉多角和布什罗德岛上,据守圣保罗河入海口,是西非重要的出海门户,非洲距南美大陆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130万(2006年1月外交部网站)。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分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年均降水量逾5000毫米,为西非海岸乃至全球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非洲雨都”之称。

利比里亚旧称“谷物海岸”。15世纪下半叶,葡萄牙人来此贩卖奴隶,尔后荷、英、法等殖民者相继侵入。1821年,“美国殖民协会”在此建立黑人移民区,中心就在蒙罗维亚。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定都蒙罗维亚。 蒙罗维亚市区由梅苏拉多角(半岛)和布什罗德岛组成。岛外大西洋近观则惊涛拍岸,飞珠堆雪;远眺则水天浩淼,碧波万顷。岛上各种热带林木花草长势茂盛,终年苍翠欲滴,四时芬芳吐艳,把整座城市掩映在片片绿林与丛丛花海之中,热带风光妩媚迷人。

市中心梅苏拉多角是繁华的商业区,街道两旁商店林立,人们熙来攘往,边观赏那琳琅满目的商品,边选购当地产的精湛新颖的手工艺品。跨过梅苏拉多桥即达市区北部的布什罗德岛,此为新兴工业区和驰名远近的西非唯一自由港——蒙罗维亚自由港。市区东部的首都山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这里有行政大厦、国会大厦和市政大厅等。西非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利比里亚大学(建于1862年)也设在这里。此外,还有博物馆与国立图书馆等。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其顶端屹立着一位肩扛国旗、手持冲锋号的非洲妇女青铜塑像,为利比里亚自由独立的象征。

蒙罗维亚也是全国的经济和交通中心。全国70%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这里,其中主要有炼油、橡胶、食品、啤酒、饮料、碾米、服装、水泥和化工等。在布什罗德岛上建立了“自由工业区”,美、德、巴西等国的30多家公司已在此建厂。此外,蒙罗维亚的捕捞业与鱼类加工业也相当发达。蒙罗维亚也是全国的金融中心。

首都有干线公路连接全国各大行政区。东郊的罗伯茨国际航空港是非洲最大的机场之一。利比里亚的海运业享誉世界,首都有20多条国际海运定期航线与外界相通,蒙罗维亚港系西非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港区水域面积300公顷,年吞吐量1000余万吨。

【国家元首】 全国过渡政府主席查尔斯•久德•布赖恩特(Charles Gyude Bryant),2003年10月14日就任。

【重要节日】 独立日:7月26日。1847年7月26日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建军节:2月11日。统一日:5月14日。

【简 况】 位于非洲西部。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537公里。属热带季风气侯,年平均气温约25℃。

9~10世纪,靠近撒哈拉沙漠中、西非地区的部分居民移居谷物海岸(即今利比里亚)。15世纪下半叶,葡萄牙人来此贩卖奴隶,随后荷、英、法、德等殖民者相继侵入。1821年12月,美国黑人在此建立移民区,1824年命名为利比里亚。1838年成立利比里亚联邦,由“美国殖民协会”派任总督。1847年7月26日宣告独立,建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另一黑人移民区于1854年2月4日建立马里兰共和国,1857年并入利。1860年,美国黑人移民建立真正独立党,并自1869年起执政百余年。1980年4月12日,土著克兰族人塞缪尔•多伊军士长发动政变,结束美国黑人移民后裔的统治,建立军政府。1989年12月,流亡国外的前政府官员查尔斯•泰勒率全国爱国阵线武装攻入利境,利陷入长达7年的内战。1996年8月,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斡旋下,利交战各派就停火、解除武装和举行大选达成一致。1997年7月19日举行大选,泰勒当选总统。

【政 治】 泰勒执政后,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利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自2002年底起,利反政府武装“利比里亚人和解与民主联盟”(简称利民联)加大对首都蒙罗维亚的攻势。2003年6月,利民联和另一支反政府武装“利比里亚民主运动”(简称利民运)与利政府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签署停火协议。8月11日,迫于内外压力,泰勒总统向副总统布拉移交权力,流亡尼日利亚。布拉就任临时总统。8月18日,布拉政府与利民联、利民运和各政党社团共同签署《阿克拉和平协定》,并于10月中旬组建全国过渡政府。

全国过渡政府执政以来,大力推进和平进程,积极配合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落实“解除武装、复员、重返和融入社会计划”,加紧重建军队和警察等安全系统,努力恢复国民经济。2004年10月,利解武和复员工作结束。目前,利政局总体趋于稳定。

【宪 法】 1986年实施第三部宪法。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6年,可连任两届。立法权属议会。总统和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实行多党制,国家权力由各党派分享。

【议 会】 全国过渡立法会议(National Transitional Legislative Assembly)为目前利过渡期的立法机构,由76人组成。前泰勒政府、利民联和利民运各12人,18个政党各1人,社团和特别利益群体7人,15个州各1人。全国过渡立法会议议长乔治•德韦(George Dweh),2003年10月就职。

【政 府】 全国过渡政府于2003年10月成立,共设21个部。内阁主要成员有:全国过渡政府副主席韦斯利•约翰逊(Wesley Johnson),外交部长兼内阁首席部长托马斯•亚雅•尼梅利(Thomas Yaya Nimely),财政部长卢辛•卡马拉(Lusine Kamara),司法部长卡比纳•詹纳(Kabinah Janneh),国防部长丹尼尔•恰(Daniel Chea),邮电部长李•尤金•纳贝(Lee Eugene Nagbe),内政部长达恩•莫里亚斯(Dan Morias),教育部长伊夫琳•坎达卡伊(Evelyn Kandakai,女),公共工程部长埃尔文•科尔曼(Irwin Coleman),农业部长乔治•卡尔米(George Karmee),卫生与社会福利部长彼特•科尔曼(Peter Coleman),商业和工业部长塞缪尔•弗卢(Samuel Wlue),新闻文化和旅游部长威廉•艾伦(C. William Allen),计划与经济事务部长克里斯琴•赫尔伯特(Christian Helbert),总统事务国务部长杰克逊•多伊(Jackson E. Doe),土地、矿业与能源部长乔纳森•梅森(Jonathan Mason),劳工部长拉韦利•苏普伍德(Laveli Supuwood),青年和体育部长惠东尼亚•迪克逊•巴恩斯(Wheatonia Dixon Barnes,女),农村发展部长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C.B. Jones),运输部长万巴•坎内(Vamba Kanneh),国家安全部长劳森•肯多尔(Lawson Kendor),性别和发展部长瓦巴赫•盖伊弗洛尔(Vabah Gayflor)。

【行政区划】 除首都蒙罗维亚外,全国划分为15个州:马吉比、蒙特塞拉多、大巴萨、博米、大角山、洛法、邦格、宁巴、希诺、里弗塞斯、大吉达、大克鲁、马里兰、里弗吉、巴波卢。

【主要城市】 蒙罗维亚(Monrovia)、布坎南(Buchanan)、哈泊(Harper)、罗伯茨港(Robertsport)、格林威尔(Greenville)、沃茵加马(Voinjama)、山尼克里(Sanniquellie)、绥德鲁(Zwedru)、土布曼堡(Tubmanburg)、卡卡塔(Kakata)、塞斯特斯(Cestos City)、狒狮城(Fish Town)、巴克雷威尔(Barclayville)、加尔恩加(Gbarnga)、博波鲁(Bopolu)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