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许久没有看过综艺和电视剧了。回家的路上打开ipad,唯一下载的视频是一期我还未看过的《奇葩说》
节目上有个男孩儿叫冉高鸣,他在两年前来过奇葩说被拒,但他看重这个舞台又来。他吐槽了很多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和窘况:
高晓松地打断了冉高鸣,并说了这样一段话:
“虽然我们不评价别人的三观,但是我听了有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我觉得你作为一个并不富有的人,你在侮辱这个阶级,以及他们的生活。”
高晓松摇着头,一脸的不认同。理直气壮的替我们这个不富有的阶层发声。
坦白说,冉高鸣说的我不觉得是在侮辱这个阶级,高晓松倒是高高在上的批判别人的生活。
他没真正意义上的穷过,所以他有诗和远方。
有人说,诗和远方不代表奢靡和挥霍,也可能是生活的小情趣。比如:
煮泡面的时候一本正经的加了鸡蛋和几片菜叶子。鸡蛋要煮的形状漂亮,菜叶要整齐的排列。一碗热腾腾的面出炉以后,端正的摆在客厅的餐桌上。
拿出手机,正面、侧面,角度不停的变换拍了十几张照片。然后选择最满意的那一张,打开软件p图。
光要提亮,色彩对不起要增强。加上一个好看的边框,配上一行文字。“不管生活多忙,都要好好吃饭。”
然而这些事情,我都没做
工作一天饿极的我煮了个泡面,什么都没加。我坐在客厅的地板上,一边吃着泡面一边浏览着新闻。我不知道这些新闻对我有什么用,但是不看就总觉得错过了什么。
吃了晚饭,快速的刷碗。打开手机看着未完成事项清单:
o公众号日更
oip营三期开营海报语
o微博数据复盘和总结
我回到卧室打开电脑,开始啪啪啪的敲击着键盘。
我充满了紧迫感,比如:公众号没有粉丝所以不敢停更、比如身边优秀的人太多我跟不上别人的脚步、比如我的朋友开始买房买车而我只能勉强养活自己。
我的诉求一点都不高尚,我只想好好做事儿,赚点钱。
起码和朋友出去吃顿好的不心疼,也不用为了一次旅行节衣缩食几个月。
2024年1月份的时候,大家都开始休假回家准备过年。我回家之前陪着遥遥在商场买了几件给长辈的衣服。
她刷卡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pos机。
遥遥给爸妈买的衣服是用信用卡刷的,她工资不高,一个月四五千块钱的样子。交了房租水电剩下的钱也就只够生活。
但她想着一年就给爸妈买这么一次礼物总要买点好衣裳,起码让爸妈觉得她现在生活的还不错。
我俩买完衣服,准备去吃饭。
在商场里面转悠了一圈,遥遥说:“胖儿,要不我们去吃麻辣烫吧。”
我挽着她的胳膊往商场外面走,我说好啊好啊,我最近特别想吃麻辣烫,就好儿这一口。
我想起小时候常去张奶奶家玩,我们几个小孩儿去她家时候,她会拿出几块钱给我们买糖吃。钱是包在手绢里的,手绢藏在一个饼干盒子里。
她对待钱的态度特别谨慎,手绢里包着多少钱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听她的孙子说,如果你动过她的小手绢,她肯定能发现。
张奶奶是从小苦到大的。听家里人说,张奶奶家里七个孩子,她排行老四。以前家里困难,粮食经常不够吃,孩子们都吃不饱。
饿极了还会半夜的时候跑到别人家菜园子里偷黄瓜和胡萝卜吃。那时候被发现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人在那时候哪还顾得上这些。
张奶奶嫁过来是组织分配的,结婚的时候也没什么念想,就是图对方上过战场有战功,家里在经济上有固定工资,小日子可以过的温饱。
结了婚之后,家里的钱都归张奶奶管,但是她始终都改不了精打细算的习惯。
后来张奶奶的丈夫去世了,张奶奶不是职工也没有工资。都要靠着子女来养,她就过的更仔细了,能不花的钱就不花。
只要吃饱,就成。
总有些人没资格享受风花雪月轰轰烈烈,只能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里涂个温饱。
看《我可能不会爱你》的时候,程又青说: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包包,装自己的故事。换句话说,如果你没赚到钱,就不要买包包,不要忙着造故事。
没钱就去赚钱,没时间就去珍惜假期,没爱人找个爱人,没亲情常回家看看,没朋友处个闺蜜,没快乐看个喜剧。
现实就是赚钱
理想就是舒服地赚钱
不过说到未来?
似乎所有没钱人的计划是一样的
一一等我有钱了
每天陪你盖着棉被纯聊天 ID:Daisy_w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