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风格是一种艺术风格,起源于十七世纪,流行至十八世纪初。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摒弃了古典艺术的单纯、和谐、稳重,追求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包括法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和意大利的贝尔尼尼。巴洛克风格在绘画、建筑和雕刻等领域都有显著贡献。
巴洛克风格的艺术精神和手法与盛期文艺复兴有明显区别。文艺复兴被归为“古典主义”,而巴洛克则被归为“浪漫主义”。巴洛克艺术在封建天主教复辟后发展起来,与贵族统治的巩固相伴随。然而,不能简单地将巴洛克艺术和它的代表们视为“反”的或“倒退”的艺术。个人受制于历史,但个人又反射着历史因素,并给当代历史带来新的东西,形成了历史的变化多端和丰富绚丽的形象。
巴洛克风格作为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强调情感的表达、动态的捕捉和空间的夸张,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方向。巴洛克艺术家们通过其作品展现了复杂的情感、戏剧性的场景和精细的装饰,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和情感上的震撼。
巴洛克艺术不仅在绘画领域得到了充分展现,而且在建筑和雕刻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就。巴洛克建筑以其复杂的线条、动态的比例和丰富的装饰而著称,如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的凡尔赛宫等都是巴洛克建筑的典范。巴洛克雕刻作品同样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特色,如贝尔尼尼的雕塑作品,以其细腻的技艺和情感表达而闻名。
巴洛克风格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影响。它在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的艺术中都有所体现,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洛克艺术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创作从单纯追求形式美转向更注重情感表达和动感捕捉的转变,为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扩展资料
“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是16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对16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在意大利的,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