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清代中国散文界的一股重要流派,起源于康熙时期,以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和姚鼐而闻名。由于他们皆为安徽桐城人,因此得名。这个流派的理论奠基者是方苞,他的“义法”理论成为文论核心,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提倡“雅洁”风格,反对俚俗和繁复。刘大櫆发展了关于“法”的理论,提出“因声求气”的艺术主张,强调文章的神气和音节。姚鼐则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证与文章的结合,发展了神气说,并将其风格分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提倡“清真雅正”的文风。
桐城派的文章旨在“阐道翼教”,注重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避免堆砌辞藻,以散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和姚鼐的《登泰山记》为代表,风格清顺。其影响力从康熙延续至清末,不仅限于桐城,国内各地都有其身影。除主要人物外,还有众多门人和追随者,如曾国藩等人的湘乡派,继承并有所创新。
桐城派的“载道”思想迎合了清朝对程朱理学的推崇,“义法”理论则适用于科举文章,因此得以长久不衰。他们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弊病,推动散文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广为流传,成为该派的重要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