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由高棉民族在公元802年开始建造,历经600余年的繁荣,直至12世纪达到艺术巅峰。吴哥庙的每一面墙壁均刻有精美浮雕,长廊围绕神殿、角塔和阶梯,描绘古代印度神话故事,规模宏大,庙宇外还有一条宽约10米的堤路直通庙宇大门,两侧矗立着巨大的那伽蛇神像。然而,吴哥庙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的大门朝西,与世界各国庙宇朝东的常规大相径庭,令考古学家百思不解。
吴哥王朝历代国王的建城工作代代相传,直至15世纪初,吴哥文明突然人去城空。之后几个世纪,吴哥地区成为森林和荒原,隐藏着一座辉煌的古城。直到19世纪,穆奥发现了这个遗迹,连当地居民对此都一无所知。吴哥文明的建筑精美绝伦,却在历史长河中突然中断消失,令人困惑。曾有百万人口居住的吴哥王朝,其民族和人民去向何处?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专家推测,可能是由于外敌入侵导致的王朝更替,但这无法解释一个民族的人民全部消失的现象。
扩展资料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