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思?有几种解释???-百科知识-满米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是什么意思?有几种解释???
时间:2024-12-23 17:45:48
答案

一、'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 表示解释或分类: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 表示存在:满身~汗.

◎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好诗,就是太长了.

◎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 表示任何:.活儿他都肯干.

◎ 用于问句:走了吗?

◎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其言.

◎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

◎ 姓.

二、 古代汉语中“是”的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文言词语“是”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下面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具体分析一下上面所提到的用法。

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可解释为“这、这样、如此”等。

这是文言词语“是”在古代书面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且这种用法一直保持到现在。请看下面的例子:

(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故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墨子•非攻(上)》)

“是何故也”与“此何故也”义同,“是”即“此”,作该句主语。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是”,指示代词,复指“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作主语。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同上)

“是”复指上句“非我也,岁也”这种说法,作主语。

(4)是时,上未立太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5)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6)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是”作指示代词,常与其他一些词合用,构成固定的习惯用语。如“是以”、“是故”、“于是”等等。

(7)太伯不从,是以不嗣。(同上句)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7)(8)两句中,“是以”“是故”均为“因此”“所以”之意。

(9)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10)民之有口,犹士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国语•邵公谏弭谤》)

(11)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同上)

(1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于是”的用法有二:“于”“是”各为一词,(9)中的“于是”表示“在(捕蛇)这件事上”,(10)中的“于是”表示“由此”“从此”之意;(11)(12)中的“于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表示承接的词。

2、作助词,用于动宾倒装结构中,起提宾作用,无实义。

这种用法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中,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等。

(13)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无乃……与”是古汉语中一种表示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可译为“恐怕……吧”。“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助词,使宾语提前,加以强调。

(14)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宫之奇谏假道》)

“将虢是灭”即“将灭虢”的倒装。

(15)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同上)

(16)诸君若有意,惟余马首是瞻可也。(《冯婉贞》)

“惟德是依”“惟德是辅”“惟余马首是瞻”分别是“惟依德”“惟辅德”“惟瞻余马首”的倒装,意思分别是“依据于有德者”“只是辅佐有德者”“只要大家看我的马头所向(听我的指挥)就行了”。

“是”的这种用法,与“之”在下列句子中的用法相似: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罪之有?

以上两句中的“之”,用于肯定反问句中,将动词宾语提前,有否定和加强语气的作用;“是”则基本用于肯定陈述句中。

以上重点解析了“是”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两种常见用法,其它两种用法也有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能找到,请看下面的几例。

3、“是”作判断动词。

在古汉语中,常用”为”“乃”“则”等词语和判断句式来表示判断,用”是”表示判断则出现较晚,且主要见于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及口语中。

(17)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18)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同上)

(19)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论语》)

这里叙述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路场面。从人物对话看,当时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表示判断已是“为”“是”并用。

2、作形容词用,表示“正确、对”之意;有时会出现一些活用现象,作意动词,表示“认为……正确”之意。

(20)理之所存,各是①其所是②,各非①其所非②。世无孔子,谁能定是③非③之真?(钱大昕《弈喻》)

“是①、非①”作动词用,意思分别是“肯定、赞成”“否定、反对”;“是②、非②”则是意动词,与前面的“所”构成所字结构,意思分别是“认为……正确”“认为……错误”;“是③、非③”作形容词用,分别是“正确”“错误”之意。

(21)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①?”御史大夫韩安国曰:“魏其言是②也。丞相言亦是③。唯明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④魏其。内史郑当时是⑤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史记•魏戎武安侯列传》)

前三处“是”,都作“正确、对”解;后两处,主爵都尉汲黯、内史郑当时两人都“认为魏其的话正确、有理”。

以上分析了”是”在古汉语中的几种用法。在阅读过程中,只要我们能熟知这些用法并联系上下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般都能作出正确的理解。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