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年仅五十四岁。这一消息令无数人扼腕叹息,唐朝诗人杜甫更是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咏叹。然而,诸葛亮作为一代奇人,其死因却颇显蹊跷,引发了许多人对他的死因和身后之事的疑问。主要存在以下四大疑点:
第一个疑点:诸葛亮的死因?《三国志》对此记载简单,只提到诸葛亮因“患粮不继”而患病致死。然而,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位胸怀神鬼莫测之韬略、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者来说,这种死因显得十分蹊跷。他是否真的因“患粮”而生病,还是另有隐情?
第二个疑点:诸葛亮死后为何会留下这样的遗命?他的遗命选择葬于汉中定军山,而非成都或家乡,这背后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诸葛亮作为智者,其选择葬地自然有其深意,可能是为了风水好或表达忠君思想。然而,这种看似无懈可击的合理性,却更让人怀疑这是否是诸葛亮“假死脱身”的手段之一。
第三个疑点:现存诸葛亮墓只是衣冠冢,“尸体”去哪了?武侯墓位于汉中市勉县定军山脚,但里面并未发现尸体。这引发了“真假”墓之争,但不论如何,正史中诸葛亮有遗命,定军山是其墓葬之地这一事实是确凿无疑的。然而,尸体的失踪却让人产生疑问,诸葛亮是否真的在五丈原“假死脱身”?如果是,他又是如何实现这一巧妙脱身的呢?
第四个疑点:诸葛亮的预言书《马前课》是何时写的?后人普遍认为这是诸葛亮在军中闲暇时所写,但这一说法显得过于牵强。在六次北伐无功而返的困境中,诸葛亮显然没有时间或心境去预测未来五百年之事。最合理的解释是,在“假死脱身”后,诸葛亮隐居山林,潜心修道,才有时间静下心来推演未来,写下这本预言奇书。
综合以上疑点,我们只能推测,诸葛亮当年病逝五丈原可能只是个幌子,他可能通过“假死脱身”的手段实现了脱身。这一结论让人匪夷所思,但正是这些疑问,为诸葛亮的人生和死亡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